小儿佝偻病,克丁病各有什么样的表现?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6:54:06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松弛,易惊、多汗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是先天禀赋不足,乳食失调,复感疾病,调护失宜,日光不足,以致脾肾虚损,骨质柔弱或畸形。

  病因病理

  佝偻病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小儿,尤以6~12个月乳幼儿发病率最高。特别是喂养不当,又接触阳光太少更易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导致本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维生素D。引起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是日光的照射不足;先天不足或生长过快;乳食中钙、磷等含量太少,不能达到身体所需,特别是早期断母乳以及小儿患各种急性传染病、长期腹泻、营养紊乱等均可使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神经、骨胳、肌肉和造血系统的异常,尤以骨胳生长障碍最明显。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哺养不当,从而导致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肌肉、骨胳失于孺养所致。常见症状为患儿睡眠易惊,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夜间多汗,常有枕秃,方头,囟门开大,闭合晚,肋骨有“串珠现象”,出牙迟缓,严重者有鸡胸,腿部呈“O”型或“X”型等。
  常见原因一、 维生素D供应不足。婴儿膳食中含维生素D量很少,牛乳中含量少且钙磷比例不当,影响钙的吸收,所以人工喂养者佝偻病的发病率比母乳喂养者高。
  二、 人体中维生素D 的主要来源是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产生内源性维生素D:,户外活动少,则易患佝偻病。
  三、 其他因素如生长发育迅速;患有胃肠道或肝、肾疾病;只以谷类为主要食物,副食少以及服用其他药物等。
  临床表现

  (1)佝偻病活动早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小儿爱急躁,出汗多,睡眠不安,夜惊,夜哭,枕秃;活动期主要是骨骼改变如方颅,出牙晚,肋缘外翻等症状。
  ②以后逐渐出现骨骼改变,如前自门闭合延迟(正常应在1.5岁前闭合),出牙晚,可晚至1岁才出牙,头较大呈方形,助骨下缘外翻,鸡胸、“O“形腿等。 血钙、血磷可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长骨X线照片在疾病活动期均有不同改变。

  治疗

  ①主要治疗是补给维生素D,轻症每日口服5000~10000单位(相当于浓鱼肝油30~60滴),重症每日1万~2万单位(相当于浓鱼肝油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