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在探讨认识问题上的是非功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3:59:34

洛克的平等观:自然权利的平等

洛克是17世纪英国启蒙时期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其《人类理解论》和《政府论》往往被认为是经验论与自由主义政治学说的体现,然而,深究其经验论的哲学基础与自由主义的理论,都包涵着深刻的平等观念。洛克的平等思想对美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被直接写入了美国的独立宣言和宪法。

基于认识论的平等

洛克所处的时代的哲学风向标已经从传统的神学宗教观念转向了理性主义,因此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打破传统后如何构建知识的来源体系上,他把目光落在了个人经验上面,认为知识应该根植于个人经验而不是教条或权威,这一认识论也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源头。

首先,他从认识的来源方面深刻批判了传统,反对天赋观念论。他揭示了观念不是天生的,而来源于感知经验,“任何心智感觉到的东西,或者任何感知的直接对象——思维或理解,我称之为‘观念’”,把人的观念来源建立在人心通过经验得到的感觉,上帝并没有将任何真理铭刻在人的心灵上,人们不应该相信任何名义下的真理,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这种认识的源头使个人在认识论重要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强化。

其次,他强调理性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理性是人自身的特性,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一种理智的认识,虽然人也是有信仰的,但人更重要的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在经验论上讲理性,把人性当作政治的最根本要素。

再次,洛克的“白板论”否认了认识论上的等级制。他认为心灵类似于一张白纸,“由于没有任何观念,所以心灵没有任何特征”,由于我们的身体通过对外部环境的感觉和对自身内部心理活动的反省而获得了知觉印象(即经验),形成了观念,即使是上帝的观念也不是天赋的,而是从理性中得来得,心灵通过对这些观念的契合或矛盾产生一种知觉,从而产生了人类知识。由此,他不同于能力差异说,而认为人们在认识上的潜力相等,否认了人类智力与能力的差异与等级。

因此,洛克的认识论看起来是一种强调个人认识能力的理论,注重个人理性,但实际上同时承认了一种平等的个人能力,从抽象的人性观上讲平等问题,这一具有共性的平等,衍生出“自由”、“财产”、“生命”的不可剥夺性,衍生出个体独立的自然权利乃至政治权利的不可侵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