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赣州市杨延鳞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0:36:31
可以介绍下这个人是谁么?

还有就是这个地方在赣州市的什么地方?

怎么我找了好久都找不到、

谢谢

在杨公路啊,杨公路就是取名杨延鳞啊

在越秀花园和蔚蓝半岛之间的

滩儿上路

你有时间去看一看

现在搞开发不知道政府有没有保护???

在滨江大道那条,你还记得杨延鳞,不错。。。。

过沙河就是啊
没有什么出名

是叫做杨廷麟墓,就是在滩儿上路,蔚蓝半岛旁边不远处。

三百多年前,赣州发生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清战争。这场战争调动了南明政权的赣、粤、闽、滇、桂、湘六省军队,数十万人参战。双方来回在赣州至吉安边际这一块狭窄的地带交战,时间长达一年零六个月,最终以清军破城血洗赣州而结束。

  1646年(清顺治三年),占领北京后的清军长驱南下,南明小朝廷撤入福建。地处闽、粤通道的赣州成为保护南明政权的一道外围屏障和重要军事要塞。此时的赣州,在南明大臣,先后担任兵部尚书的李永茂、杨廷麟、万元吉的领导下,结集队伍筹集粮草准备抗清,形势非常紧张。这时,福建清军直逼崇安,严重威胁隆武帝驻地——延平(今南平)的安全。隆武帝看到赣州的抗清声势高涨,群情激奋,赣州方面又有这样的要求,于是隆武帝便有取道长汀来赣州的打算。4月,清军十三营人马兵临赣州,开始了对赣州的局部围困。南明政权为了保住赣州,急忙调集了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的军队来增援赣州。赣州明军则加紧筹措粮草,招兵买马准备应付这一场殊死的决斗。

  当时杨廷麟为了扩充力量,招募了一支数万人的地方农民武装——张安新营。但这支地方农民军纪律极差,最终被杨廷麟解散。杨廷麟回到赣州,发动城内百姓,将居民编成甲社组成义军,依靠军民共奋死守赣州。赣州义军配合明军作战,十分勇敢屡立战功。后来,在与清军的一场关键战斗中,由于万元吉指挥失误,清军火烧明军水师,明军大败,各路援军不战自溃。杨廷麟、万元吉只好退回赣州城中,依靠仅剩的明军6千余众坚守赣州,这时候的清军攻克了城外所有的明军据点,兵临城下,将虔城围得铁木桶一般,杨廷麟等只好坚守不出,等待援兵,也做好了与赣城共存亡的准备。清军围而不攻,城中的粮草紧缺,饥荒越来越严重,人心开始动荡,形势极为严峻。不久,传来隆武帝在长汀被清军追杀的消息,意味着等待援军的解围已彻底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