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存货、融资租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9:18:11
一、存货问题

准则:
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且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等于持有存货的数量,通常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问题:何谓“计算基础”?是不是说此时的 可变现净值==合同价格-完工估计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二、融资租赁问题
关于“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的疑问。
【问题1:如何理解表格中的“应付本金减少额”和“应付本金余额”?】
【问题2:租金里不包括已确认的融资费用(即财务费用)吧?那是不是说每年/季度要交给出租房的费用=租金+已确定融资费用?】

三、折旧与减值准备。
【问题:若会计年度终了同时遇上固定资产的折旧和减值,是不是应该先折旧再做减值准备?】

谢谢各位的回答,请莫抄准则。

一、存货问题
首先你的理解是正确的。
解析: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实际上它就是收回存货价值的过程中所能实现的最终现金流量的净值。通俗的理解也就是最终能给企业换回来多少钱,(只不过用了特定的术语表述而已。)所以说有销售合同的存货是它的售价已经确定了,但是要让它能换回的现金也就是最终能得到多少钱,还是要经过销售等环节后才能实现,而要经过各个环节,那还将发生相关的费用支出的,所以存货的最终实现的收回现金的净值,就是以售价为基础扣减要变成现金净值所经过的环节的费用支出计算而得。所以销售不是可变现净值,只是计算可变现净值的基础。

二、融资租赁问题
1、融资租赁由于期较长,主要是因为付款期限较长,从而使得所要分期支付的租金全部费用要高于一次性支付全部租金费用,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好理解的,也实际上是给分期付款的租金计了一定的利息(这是内含利率,即货币的时间价值),那么这个一次性支付的租金额实际上就是“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这个现值可以根据内含利率的分期支付额的“年金现值”的计算而得)。那么分期支付租金总额与分期支付租金用现值法计算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之间的差额,就是“未确认融资费用”。

这一概念理解的关键点,“当前”与“折现”。那就是要将分期付款的总额与分期付款的现值(就是以后各期间所支付的金额折算成相当于现在(当前)支付的多少钱。)之间进行比较。考虑问题的立场一定要是“当前”时点上,如2008年,就是08年的当前时点上,09年就是在09年的当前时点上。

未确认融资费用,就是因为融资租入的这种特殊方式而使得需要比正常租入情况下多支付的租金费用。由于其是分期支付的,所以在未支付租金时,是没有被确认的,所以就是“未确认融资费用”,这部分费用需要在分期付款时分期进行分摊确认的。

从上述可以看出“实际分期支付的租金总额”就是相当于“一次性支付租金费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和内含的利息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之和。

从货币的时间价值来看,“一次性全部支付租金费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就是本金,也就是应付本金,

那么这个应付本金(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与其内含利率计算的租金额与分期每期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