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谈判案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5:20:29
中方某公司向韩国某公司出口丁苯橡胶已一年了,第二年,中方公司根据国际市场行情将价格从前一年的成交价每吨下调了120美元(前一年为1200美元/吨)。韩方感到可以接受,建议中方到韩国签约。
中方人员一行二人到了汉城该公司总部,双方谈了不到20分钟,韩方说:“贵方价格仍太高,请贵方看看韩国市场价格,三天后再谈。”
中方人员回到饭店感到被戏弄,很生气。但人已来到汉城,谈判必须进行,中方人员通过有关协会收集到韩国海关丁苯橡胶进口统计,发现从哥伦比亚、比利时、南非等国进口量较大,从中国进口也不少,中方公司是占份额较大的一家。价格南非最低,但高于中国产品价,哥伦比亚、比利时价均高出南非价。在韩国市场的调查中,批发价和零售价均高出中方公司现报价30%-40%。市场价虽呈降势,但中方公司给价是目前世界市场最低价。
为什么韩方人员这么说?中方人员分析对手以为中方人员既然来了汉城,肯定急于拿合同回国。可以借此机会再压中方一手。那么韩方会不会不急于订货而找理由呢?

韩方人员可能是想以这种方法来迫使中方降价,这个关系到韩方定的底价问题。
如果韩方够理智的话,这个谈判是能成功的。因为照这个案例来看,中方的价格是最低的。谈判不成功意味着双输,双方利益都会受损。
这个是策略问题!!不要被谈判桌上一些假象迷惑了!韩方在让价格线更靠近他们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