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问题,在线等 加分@!(全用方程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4:14:56
1.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75厘米,以BC为底时高是14厘米,以CD为底时高是16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四分之一,那么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24分钟到达,如果以原速度行驶80千米后,再把车速提高三分之一,那么可以提前10分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一个长方形的长宽之比为3:2,如果长减少450厘米,宽增加450厘米,长方形的面积就减少22500平方厘米,求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东方红小学六年级学生分三组参加植树。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的比是5:4,第二组和第三组人数的比为3:2,已知第一组人数比二、三组总和少15人,六年级一共多少人参加植树?

帮帮忙了,好难阿T_T
第4题不用麻烦了 速求1、2、3T阿!

1)BC×AE=DC×AF
BC:DC=AF:AE=8:7
BC+DC=37.5
BC=20
DC=17.5
S=280

2)此题主要是用反比例的知识来解的。
第一步:求按原速度行完全程需要的时间。
由“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车速提高25%,那么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24分钟到达”可知:
新速度和原速度的比是:(1+25%):1=5:4
又因为行驶的路程同样多,
所以用新速度和用原速度行完全程所用时间的比是:4:5
由此可算出原来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24÷(5-4)×5=120(分钟)
第二步:求行80千米以后剩下的路程按原速度行驶需要的时间。
同理可得行80千米以后剩下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40分钟。
第三步求原速度:80÷(120-40)=1(千米/分钟)
第四步求全程:1×120=120(千米)

3)(3X-450)(2X+450)=6X^2-22500
6X^2+450X-202500=6X^2-22500
450X=180000
X=400

所以 1200*800=960000

4)5:4
扩大3倍得15:12
3:2
扩大4倍得12:8
这样就可以把三个组放在一起比了得
第一组比第二组比第三组得
15:12:8
这样可以把第一组的人数看成15份
第二组是12份
第三组是8份
设每一份是X
15X+15=12X+8X
解得X=3
所以第一组人数是45人
第二组36人
第三组24人

解:设平行四边形的BC为 x cm.
14x=16(75÷2-x)
x=20
20×14=280(平方厘米)

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原来的速度为Y;1小时=60分钟,
所以24分钟=2/5小时,10分钟=1/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