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 挖了几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1:57:15
在何时挖的

唯一被发掘的只有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定陵。
  新中国成立后,为进行历史科学研究,试掘了定陵。墓中有各种珍贵物品三千余件。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宫可供游人参观。

只有定陵!!!

http://www.favip.com/article/article/read2.asp?id=1579

明定陵发掘始末

在北京明十三陵陵区中,有一座皇陵已被打开,这就是解放以后有组织发掘的第一个皇帝陵——明定陵。

定陵是明代第14 位皇帝朱翊钧的陵墓,朱翊钧1573 年到1620 年在位,共48 年,年号万历。定陵是十三陵中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座被发掘出来的皇陵。它坐落在燕山余脉大峪山的脚下,四周遍植苍松翠柏。陵墓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 年),当时朱翊钧才22 岁。建陵耗费白银800 万两,征集民夫几十万人,历时6 年方基本建成,耗银数相当于当时全国两年的财政总收入,如果用它购粮,可供1000 万农民饱吃1 年。

定陵的地宫是1956 年5 月开始发掘的,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到1957 年5 月才找到地宫前殿的第一道大门,“地下宫殿”的秘密才正式揭开。

地宫离地面有27 米,总面积是1195 平方米。建筑的布局可以分成前殿、中殿、后殿和左右配殿5 个部分。前殿和中殿是通过一条狭长的甬道相联的,后殿则横顶在中殿的后面。从前殿的入口处到正殿的后墙为止,全长87 米。各殿之间都有一道汉白玉大门,每扇门高3.3 米,宽1.8 米,差不多有4 吨重,是整块汉白玉制成的。为了使石门开启方便,石匠们把门轴做得很厚,门边做得较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