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当反应到达终点时,颜色为什么会骤变,而不是渐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2:17:21
比如说用酚酞作酸碱指示剂,测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浓度,当滴下最后一滴盐酸,反应到达终点,溶液突然从较深的红色变为无色。为什么突然变化,而不是随PH值降低渐渐褪色呢?还有,中和滴定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原因是石蕊的变色范围(pH5.0~8.0)太宽,到达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观察。为什么变色范围宽颜色变化就不明显?
好像没说清楚。我的意思是,在不同PH值时,酸碱指示剂不是应该对应不同的颜色么?那么当PH很接近7时(标况),为什么颜色还是很深?达到终点的一瞬间,实际上PH变化很小,为什么溶液颜色却骤变呢?

举个例子

PH=2,也就是0,1摩尔的盐酸,你要想他变成PH=1(也就是1摩尔)的盐酸,需要加很多很多高浓度盐酸

但是PH=7的水,要变成PH=6(也就是0.000001摩尔/升的盐酸)只要1滴不到就足够了

这样就可以说明了,在滴定终点的时候,一滴酒可以影响2-3个PH,所以颜色是突变的

因为肉眼观察到的现象中分子的运动可以忽略看为瞬间 分子运动太快
所以酸碱中和后余下的酸让溶液马上变色
不明显是因为要达到刚好的现象不太可能 现在认为刚好中和是在理想状态下实现的 几乎不存在实际中的刚好,要不是红色就是蓝色 颜色区分很明显 但是紫色却不容易区分因为刚好中和很难

浓度差非常小,一滴就搞定

酸碱指示剂变色机理可以再去复习一下。说得通俗一些,其实是指示剂与H+或OH-结合时呈现出的不同颜色。如:
HIn+OH-=In-+H2O(通常是可逆的)

接下来,你可以根据PH=-lg[H+]动手去算一算就会很清楚,比如用1mol/L的氢氧化钠滴定1mol/L的10ml的盐酸。
PH=0--1,1mol/L盐酸,[H+]=1mol/L时,PH=0,[H+]=0.1mol/L时,PH=1,这里需要1mol/L的氢氧化钠约9ml.
PH=7--8,[H+]=1*10^-7mol/L时,PH=7,[H+]=1*10^-8mol/L时,PH=8,[H+]变化了9*10^-8mol/L,此时[OH-]=10^-5,这里只需要20*10^-5mmol氢氧化钠,相当于1mol/L的氢氧化钠20*10^-5ml.
如果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如是PH=7--8,那将会是太灵敏了.酚酞的变色范围在PH=10左右,去计算一下,还会很灵敏.

中和滴定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原因是石蕊的变色范围(pH5.0~8.0)太宽,到达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观察。这句话也不对.实际上,用强碱滴定强酸时,用的是酚酞作酸碱指示剂;当用强酸滴定强碱时,就是用石蕊作酸碱指示剂.其实可用作指示剂的物质还有不少,化学分析师会综合各种因素,通过实验去选择.这些非常专业的知识,只会到大学才可能会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