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有哪几个假设,这些假设在财务会计实务中的作用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8:18:23

我来回答:
1、第一个会计假设是会计主体,所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通俗的说就是你现在正在某个单位做会计工作,这个单位就是所谓会计主体。会计主体这个前提非常重要,在会计实务中它界定了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空间范围:因为有的会计业务,如你单位赊销给某公司的产品,对会计主体来讲是债权。如果对于购货单位来讲,就变成债务了。
2、第二个会计假设是持续经营,所谓持续经营也叫连续经营,就是企业要把扩大再生产连续进行下去,没有持续经营,就谈不上会计核算与监督。因为会计实务中,要核算许多重要的经济指标,这些指标要和以前年度同期对比,这样才能找出升降的原因,才能制定整改措施,以利于这些指标今后会完成的更好。
3、第三个假设是货币计量,这个前提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因为会计核算主要是价值核算,这样就必须以统一的货币及人民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在会计实务中如果没有货币计量,那将是什么后果?也就 不能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了。
4、最后是会计分期,我们的财务核算主要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在会计实务中尤其是会计报告都是按照会计年度和中期提报的。围绕会计份分期,才出现某一时点反映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和反映某一时段经营成果的动态报表即利润表。
特此回答!

会计有四个假设,分别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主要是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一个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会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遭遇清算、解散等变故而不复存在。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前提。持续经营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前提,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相同期间的行为。据此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地向有关方面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其目的是据此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