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6:30:37

必要性: 1.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看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计划步步得逞
2.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
可能性: 1.九一八事变之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
2.中国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如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谋求同共产党合作
3.一二九运动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中华人民抗日救亡运动达到高潮
4.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了实际承认中国共产党的谈话。以国共两党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首先是军事、组织、政治上的合作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民族革命战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不仅在东北组织游击队抗日,大声疾呼全国人民立即行动起来,把日寇驱逐出中国,而且多次提出同要求抗日的军队和群众联合抗日的口号和主张。1935年12月,我党召开著名的瓦窑堡会议,正式作出和通过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议。

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促使国民党调整内外政策,也开始转变对共产党的政策。国共双方广泛讨论了国共合作的一系列问题,双方作出了一些相应的让步。从1937年1月起,国共两党在西安、杭州、南京、庐山等地进行了7次谈判,终于在9月下旬就几个主要问题(承认我党的合法地位、红军改编、发表国共合作宣言)达成协议,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开始了两党合作的新时期。

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实行国共合作、坚决抗日的诚意。八路军、新四军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国民党军队合作,共同进行抗日战争,这是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的主要内容。国共两党首先在军事上达成联合行动的协议,有利于促进国共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展。第二次国共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