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23:03:27
主要是【八字开】什么意思?

谢谢

“衙门八字朝南开”,这句俗话从古到今几乎是人人皆知,为什么说“衙门八字朝南开”?
古代因北方有斗,所以尊北为上,官署衙门都有坐北朝南的讲究。有些地方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民居,不论贫富,虽也坐北朝南,但绝不能正南正北,必须略微偏东或偏西,只有官府衙门或寺庙才能正南正北。本文主要说州县衙门的八字开。从历史上来看,县作为基层政权的机构从西周即已开始。从秦始皇统一中原,推行郡县制以后,县作为基层政权机构,可以说一直延续到今天。老百姓接触最多的也是作为基层政权的州县衙门。古代几乎所有的官衙大门左右,都要列两道砖墙,沿门侧呈斜线分列往左右前方伸展,像个“八”字形状。大门敞开不闭,砖墙似乎也成了两扇门板的延伸,这就是“衙门八字开”的由来。至今北京的一些大街或胡同里的老房子仍可以看到这样的建筑形式。

官署衙门的这种“八字墙”的建筑,除了显示官衙的尊贵、威严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用途。这要从古代州县衙门的职责说起,古代的官员以其官职各司职守。但到基层州县一级,所掌职司,没像现在这样分那么多的机构。古代的州县衙门的司职掌包括劝农、理财、狱讼、兴学、治安、工程建筑、水利等。国家最高统治者皇帝的一些劝农、教化的“圣谕”,各上司衙门下达的需要向民众告知的公文、本县长官发布的告示、禁令等都要在“八字墙”张榜公布,“八字墙”也就成了衙门“公告栏”。特别是皇帝的“圣谕”要张挂于右边的“八字墙”上。为了引起民众的注意与重视,在恭迎“圣谕”时,还要笙箫鼓乐吹吹打打地举行隆重的仪式。为了使老百姓理解“圣谕”的文字内容,还要组织专门人员在衙门前进行宣讲。

到了清朝,对于“圣谕”的宣传就更加重视,制定了《御制圣谕广训》,简称“十六条”,其内容是:

1、尊孝悌以中人伦;2、笃宗族以昭雍漠

3、和乡党以息争讼;4、重农桑以足衣食

5、尚节俭以节财用;6、除异端以正风俗

7、明礼让以端士行;8、讲法律以戒愚顽

9、禁诬告以义全善;10、戒逆逃以免株连

11、完钱粮以省催科;12、隆学校以敬名士

13、联保甲以灭盗贼;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