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蒋介石为何放弃南京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3:18:36
明明南京有重兵 为何奖不抵抗带这军官和通讯设备逃跑?
只留下一座空城?蒋介石为何放弃南京 不要告诉我 因为打不过

首先,我想问一个问题,你们的历史课本是怎么记录这段历史的,你们老师是怎么教授这段历史的,如果都没有,我感到非常遗憾。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国军先后投入兵力70万人,和日军打了3个多月,伤亡25万,空军、装甲部队基本打光,各防区相继失守,国军随后陆续撤离淞沪战场,部分退往南京准备展开南京保卫战。

上海至南京一线属于平原,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推进,而国军在淞沪一战已经损失惨重,继续与日军交战将会将抗日部队全部葬送。1937年11月16日晚9时,在南京铁道部大楼里,蒋介石在国防最高会议上正式宣布:国民政府及中央党部迁重庆。

日本在攻打南京时共动用完整的师团19个,共计30万人,国军大部分为淞沪战场刚刚退下来的部队,共计13个师,但其中完整的只有4个刚刚驰援南京的,其它的部队在淞沪一役已经损失惨重,此外由于空军尽失,在从上海撤退的过程中遭到日军持续轰炸,死伤众多。因此,南京的守军号称10万人,但其实不能按照13个师来计算,因此人数不足10万,而且没有空军。南京在淞沪会战期间即份即遭到日军飞机持续轰炸,至11月底已是一片废墟。
因此从开始南京一役就是实力悬殊。南京在上海失陷后,在当时情况下是守不住的。蒋介石原本想放弃南京,但唐生智力主死守,因此蒋介石令唐生智守住南京2个星期,唐生智信誓旦旦欲与南京共存亡,但南京战斗过程中,唐作为最高指挥官卧病在床,后于11日逃离南京,使南京各军总体指挥上出现问题,各自为战,成为混战。日军于12月8日开始对南京总攻,一开始拿下江阴要塞,11日拿下雨花台和紫金山两处制高点,使得南京彻底已无险可守,随后攻下中华门、光华门、太平门、中山门四座重要城门,南京失陷。守军伤亡过半,仅孙元良的88师3个旅长阵亡2人,6个团长阵亡3人,守城各师共阵亡将官3人,连、营一级军官阵亡无数。

还有,淞沪会战是由中方主动挑起,其目的是改变日军占据东北以后自北向南进攻的态势,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将被日军从中部一分为二,使中国难以利用战略纵深继续抵抗。淞沪一战的作用类似于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一方面分散日军兵力,另一方面使日军的主要进攻方向改为自东向西,是中国可以有效的利用大后方与日军展开长期抗战,也就是空间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