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般若无智亦无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4:11:12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真智无智,真得无得,大悟无悟.那么“五蕴皆空”“真空不空谓妙有,妙有非有为真空”空有是一体.法尘(妙有)无量无数,它也是真智吗?如是真智如何用运,如不是因怎么解?

无量寿经菁华 (第二集) 1996/9 美国达拉斯 档名:02-32-02 http://www.amtb.tw/02/02-32-02.xml

《般若心经》,那是世尊二十二年所说般若的总结论,归结到最后一句话:「无智亦无得」。无智是真智,无得是无所不得。所以学佛修道跟世间求学完全不相同,世间人是要求知,知道的愈多愈好,这是世法,佛法跟修道是你知见愈少愈好,少到完全没有知见,你就成佛了。如果你还有知,你决定没有成佛,这不但是究竟圆满佛你没有成就,分证佛(圆教初住菩萨)你也不成就。圆初住菩萨已经证得无智亦无得,他才能入这个境界。所以有知,我们求知的欲望,求知的心,这很糟糕,这是我们修行的大障碍。障碍在哪里?因为它污染了我们清净心,染污我们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麻烦在此地。现在所讲的心理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见解的污染,这个东西麻烦了,要把它洗乾净。用什麼方法洗?还是用定慧。最重要的就是定,从定里面洗一切污染。定开智慧之后,那个污染才乾净了,习气才破掉了。『显明清白』,「清白」是自性,是清净心,就显示出来了,禅宗里面所讲的明心见性。

空空而来空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