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论道德的谱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1:46:37
1:在尼采《论道德的谱系》中,他是怎样诠释良心的忏悔(bad conscience)的起源的?
2:在该书中,尼采是分析宗教,特别是基督教与罪恶的关系的?这种宗教是怎么样弥补我们心理上需求的?
3:为什么尼采先否定慈悲(mercy),又肯定慈悲呢?
4:尼采为什么要肯定早期的(eralier times)的残酷(cruelty)?

尼采的书没看
但是我可以就这几点谈谈
1.当人类发明语言,良心的忏悔已经孕育其中,语言就是一种思维的控制,有控制必然有压抑和反抗,控制与所控制是一对对立的矛盾。良心的忏悔实质上是对自身的行为违背语言系统的一种反思,既是对道德 对文化的重新追溯的过程,忏悔的人认为此种追溯将会让自己重新找回道德的归属感,但这是极为幼稚的思维方式.....
2.心理需求有哪些?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有安全感的需求 娱乐的向往 痛苦的规避,当然安全感可以说是概称,你获得了食物的保障,在饥饿的年代便实现了某种安全感。基督耶稣本来不是罪恶,但是当众人以基督的名义 言语去寻找安全感便被罪恶控制了。因为这种宗教扩充的行为本身就是基于安全的需要,基于对美好的向往,以以天堂的名义依然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只不过是形式上的改变。所以在本质上这就是一种不安的表现,一中欲求的实现过程。那些以宗教名义杀人的人觉不是伟大 的,那些以国家名义闪人的人也不是正确的。
宗教可以成为逃避的途径,但是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这种种宗教都能弥补你心里的需求--对安全 对认同 对某种自我实现的需求,但是人类的关系如果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上是危险的,是没有理性的。
3.不知道尼采如何表达或许你提问的方式不正确,但是慈悲无法被否定也无法被肯定。真实的东西不需要你的否定与肯定,你看见它,它就在那里,你看不见它,它依然在那里,任何肯定与否定都毫无意义。能被否定的只有虚幻与虚假,对虚假的否定本身就是对真实的肯定而不是刻意强调什么是慈悲--否则这将是另一种虚幻。
4.他可能是还没有理解早期的残酷。人类早期是自然而为,是一种不需肯定与否定的状态,我们所说的肯定与否定是一种观念上的作为。人类文明至今而言是否定自然而为的,所以很多哲学家都去试图否定。
但是认识现代文明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需要完整的探索,这不是一个哲学家仅仅依据一些偏颇的理念所能做到的

我一直在读尼采,只可惜一直都读不懂,可能是我太肤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