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猫的评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0:26:36
最好是英文的,因为要写论文,所以必须是出版的,在博客或贴吧的评论不要。如果有的话能否附上出版日期,年限及作者,页码,,呵呵呵,要求有点高,实在没办法了,写论文资料很难找的,谢谢!!!!!!可以的话法到我的邮箱。lila@tzc.edu.cn 如果有什么意见也可以发,谢谢!!!
我的积分只有这么多,谢谢了

《雨中的猫》创作于1923年,是海明威早期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非常简洁,女主人公(年轻的美国妻子)欲图救一只雨中的猫却无功而返,回到旅店房间向丈夫抱怨,正在这时,丈夫看见店主派侍女送来了一只大花猫。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雨中的猫》是为数不多反映女性意识的短篇小说。故事情节简单,语言简练、睿达,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在这篇小说中,女主人公没有姓名,作者在不同的情境中,却给了她不同的称谓。从称谓的角度来分析作品在男权社会中女主人公主女性主体意识的渴望和觉醒。它完美地体现了海明威简约的叙事风格和含蓄的文体特征。
小说在叙述过程中出现的这两个主要人物,始终没有具体的姓名,只知道他们是一对美国夫妻,这种非具体化的人物显现,也就更加增强了艺术形象的抽象意义。那么,人物存在的具体环境是个什么样子呢?海明威的安排也是匠心独运的,小说指明的只是在意大利,也没有出现任何具体的地点,比如说意大利那么多的名胜古迹,游人如织的地方。这一环境也是被符号化、抽象化了的:海边、棕榈树、纪念碑,构成了自然与历史的聚合,一个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那个生活的小片段就这样展开来。
美国妻子看到窗外“雨中的猫”,产生了一系列强烈愿望:想要保护它,或者拥有它,或者喜爱它,或者可怜它,或者以它寄托自己什么不可言状的情绪……总之,这只猫的命运和它所处的境地使她产生一种很深刻的共鸣。从小说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她温柔贤惠、小鸟依人、听丈夫的话,可是丈夫对她的态度却是男子中心观念支配下的无动于衷。丈夫需要她时,她是存在的;而丈夫不需要她时,她对丈夫来说只是一个“存在之物”。她没有自己的事情,她梳着丈夫喜欢的发型,她感到自己像那只猫一样楚楚可怜,于是对它生出一种难以言状的同情,从深层意义上说,应该是同病相怜。她力图帮助那只猫摆脱被动与恐惧的处境。女主人公的动机起码有两点:一是自恋与自慰,她保护了猫,也就是意识上的自我保护。她通过“救猫”的行为(情感的投射作用),实现了自救。二是自我力量的显示,她渴望通过保护这只猫来证明自己的作用——她可以决定另外一个事物的力量,这是一种英雄主义的感受。她渴望改变自己的处境,改变外表,改变发型,改变自己的地位,改变她与丈夫在家庭中的关系。总之,她要更新自我。
但这改变是困难的。她冒雨出去寻找那只猫,可是猫不见了,于是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