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医保真空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3:03:10
许多事业单位对员工子女的医疗保障持续到十八周岁,大学毕业生被排除在外。而待业大学生也不享受在校大中专学生疾病报销制度,此外,各地医保办只保障有本地户籍的大学生的基本医疗保险。因此,对于处在流动状态,没有找到工作的异地户籍大学生来说,医保处于“三不管”的真空状态。
大家对这个现象有什么看法?

新政策出台 大学生医保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
  2008年11月20日 10:05

  日前,四部委就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范围作出安排

  大学生参加医保 患大病纳入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有关省份迅速出台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予以落实;11月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以及卫生部联合召开视频会议,就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范围作出安排。新政策下,大学生医保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近日,记者约请了安徽省负责实施这项工作的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朱彤,就这一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进行解读。

  涵盖范围广、个人缴费低、门诊医疗同步解决

  记者:和以往商业保险模式相比,国家此次把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了哪些突破?

  朱彤:首先,保证了国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无缝衔接。其次,在校大学生均可参保,参保范围涵盖省内各类高校(包括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科研院所的在校本专科学生及非在职研究生,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来说,凸显了教育的公平。另外,在学生个人缴费的基础上,根据高校隶属关系,分别由中央、省和所在市财政按规定的标准实行分类补助。以安徽省为例,学生个人缴费每学年仅35元,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每生每年补助40元,省属高校补助30元,市财政补助也是30元左右。安徽省还作出规定,对符合定点条件的高校所属医疗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对不具备条件和无医疗机构的高校,可通过委托就近的定点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方式和途径,确保在校大学生的基本医疗需求。

  记者:以往的商业保险模式,不包括普通门诊,主要解决住院费用,学生看普通门诊还要自付医疗费,这实际上还没有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负担。这次新政策对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

  朱彤:就安徽省来说,新政策可以把大学生门诊医疗同步解决。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住院及门诊特大病统筹与普通门诊统筹相结合的“双统筹”保障方式。大学生医保基金,分为住院及门诊特大病医疗统筹基金和普通门诊医疗补助资金两部分,统一纳入统筹地区城镇居民医保基金财政专户管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