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会沟通和说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1:51:51
以前在学校跟同学说话很随便还好,但是出来工作后,特别来到北京我发现我真的无法表达我说的话.我是南方人,普通话不是不标准,而是我发现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说,比如在工作上描述一个问题时,我根本不知道用什么词去解释或者用什么句子表达生动.在学校跟同学说话很随便,想说什么说什么.但是一到了工作,总感觉自己要说得很正式,这感觉真的很不爽.
我有时候看电视上的那些人,就拿最近的<我的青春谁做主>这部电视来说,我发现里面的人很会说话,我的意思是他们说话不结巴而且说话很清楚,表达也生动,说话也流利.我怎么就没那水平?难道我语文真的没学好?
我该怎么办?怎么去学习沟通?在工作上沟通真的很重要!大家帮帮我,有什么办法没?

自信一点就行了

有人说,自信是一种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就能无所畏惧,就敢做任何事情;失去了这种感觉,就会怀疑自己,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敢采取行动。而感觉是变化无常的,感觉也是很难控制和把握的。现在是这样的感觉,也许过一会儿就是完全相反的感觉。

把自信看成是一种感觉,就给自己不敢行动找到了绝佳的借口。因为自信是一种感觉,而感觉是善变的,也许现在有自信的感觉,过一阵儿就没有了这种感觉。没有了自信的感觉,就不敢采取行动。而不敢行动,就更加得不到自信的感觉,也就更加不敢行动。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不自信,所以不敢行动;因为不敢行动,所以更不自信!这个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慢慢地变得胆小而且自卑,越发地没有自信。

因此,决不要把自信当成是一种感觉!自信应该是一种态度。态度不同于感觉。按照词典里的解释,态度是对事物的看法和做法。自信是我们做事时应该主动采取的一种态度,而不是需要等待降临的一种感觉。不能说有了这种感觉,我就大胆行动;没有这种感觉,我就消极逃避。否则,你就会陷入前面所讲的那个恶性循环里!

自信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具体地说,自信就是以“我一定能”的信念为基础而产生的想法和做法。

当遇到原本自己恐惧的事情需要做的时候,想像一个自信的人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如何想、如何做,然后把自己当成那个自信的人,按照那个自信的人的想法和做法去想、去做。即使你两腿发抖、心跳过速,也要命令自己那样想、那样做,要采取行动。行动就会有成果。有了成果,就能产生自信。你越能采取行动,就越能看到成果,就越自信。坚定地树立“我一定能”的信念,并按着这个信念去思考、去行动。逐渐地,你就能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