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一下关于拔火罐的注意事项以及什么病拔什么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1:01:35
我个人的总分不多,我拿出全部的五分之一作为酬金,呵呵。。。虽然微不足道但是。。。请笑纳
非常感谢“教你一着”和“小浣熊1117”的帮助!
我还是很想了解“什么病拔什么地方”?
就是得了病或者说某个位置不舒服了,我该针对这种情况拔什么位置?
谢谢。。。

告诉你不能拔的:1.血友病,白血病,恶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绝对禁止拔罐;2.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部位不能拔;3.大血管,心搏动处,淋巴结聚集区不宜拔;4.局部皮肤肿瘤,外伤骨折部位,静脉曲张部位,瘢痕处,瘰疬处,血管浅显处不宜拔;五官前后二阴不宜拔;5.孕妇,妇女月经期,不宜拔;6.血压过高,中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不能拔;7.三岁以下儿童不宜拔。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1. 调节作用 

   拔罐法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由于自家溶血等给予机体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达到大脑皮层;加之拔罐法对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反射性兴奋,借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并加强大脑皮层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功能,使患部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吞噬作用增强,促使机体恢复功能,阴阳失衡得以调整,使疾病逐渐痊愈。 

    其次是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血液与组织间物质的交换,其功能的调节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且还能使淋巴循环加强,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活跃。此外,由于拔罐后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