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湖造田的弊大于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7:05:53
弊大于利的具体资料

湖北省的洪湖,1964年尚有水田83.2万亩,经多次围湖累计达30万亩,现存水面53万亩。由于湖容减小,严重减弱湖区的调蓄抗灾功能,以致汛期渍涝灾害频繁、低湖田土壤环境恶化,效益下降。围垦使水禽赖以生息的大片芦苇、荻丛环境遭到破坏,使水生动、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有些种群几乎绝迹,健闸使江湖隔断,洄游、半洄游鱼类的游动通道受阻,破坏了繁殖、肥育的生态条件,使湖区水产资源受到极大损害。
湖北省由于湖泊不断减少,萎缩后的湖泊已基本丧失了原有的调蓄功能,造成水旱灾害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20世纪50年代平均46万多公顷,80年代增长到170多万公顷,90年代以来的八个年头里,除1993年外都大大超过80年代的水平。其次是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使鱼的种类不断下降,数量减少。
湖南自从1949年以来,对洞庭湖实行的“围湖造田”运动。这个运动使得历史上的“八百里洞庭”,变成今天“三百里洞庭”,使原来大面积的湖滩变成了良田,改变了洞庭湖生态结构。大自然对围湖造田的错误已经给了人类严重惩罚。而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就使得它的分洪和蓄洪能力大大降低,1998年,中国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期间,洞庭湖围湖造田的部分几乎全部被洪水淹没,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