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东吴孙皓为何率部撤往台湾岛,然后伺机反攻大陆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0:47:48
在孙权时期,曾经派军抵达过台湾,东吴在三国时期的政权中是航海技术最发达的,为何孙皓不率部撤往台湾岛呢?西晋暂时还没有能力攻台,最起码可以苟延残喘一时,在力图恢复反攻大陆不是更好吗?为何孙皓没有呢?

1、三国时期台湾,包括整个长江以南,如今的福建、湖南、江西、广东等绝大部分地区都是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只有长江沿岸的南京地区和武汉地区开发程度比较高,可以支持大批军队和人员。不要说退到台湾,就是离开南京和武汉望难退,很快军队和朝廷就会因为没有补给而崩溃。

2、其次,当时的运输手段几乎没有。水运的船只只是内河船只且载重量不够,不能用于航海。路上交通几乎没有。

3、东吴政权是豪强政权,孙氏王室与地方豪强联合起来建立了东吴,如果孙氏要离开,地方豪强肯定会抛弃孙氏政权,对他们来说,北方的朝廷并不一定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所以,东吴政权退往台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完全就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

那时台湾还没开发。
随便有传追来就可以干掉了。
何况那时还没有杀投降的皇帝的习惯。
阿斗和孙皓应该都是善终。

提问者,你好。
台湾在三国时期属于蛮夷之地,那里的土著人在当时属于不通礼仪教化的人。史料记载“黄龙二年(公元230年),(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亶洲”由于亶洲绝远,没法到达,只到了夷洲,并俘数千人而还。由此可见,夷洲(台湾岛)并不是孙权的地盘。
至于说西晋进攻东吴时孙皓没有退守台湾的原因,个人认为:1、孙皓当时已失了民心,大势已去,在复国的思想上已失去了动力;2、孙皓在历史上是个暴君且喜好享乐,怎么吃得了复国受的苦;3、杜预大军顺江而下的时候,孙皓已将军队派出抵御,都城空虚,而且其他地方的军队没几个照面就打了败仗,可以说吴国已没有一支可以有正面作战实力的军队了,这叫孙皓如何有退守的打算?最终还是打不过的;4、台湾在当时是不毛之地,孙皓在那里没有基础,自己带着一帮老弱残兵远离家乡联合着台湾的土著人就能复国了?显然不现实。又有《三国志·吴志·全琮传》记载,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在夷洲历时“经年”,士卒多染疾病,死者十有八九。这种地方,对于胸无大志的孙皓毫无吸引力,更别说退守台湾了。

当时台湾也有土著居民,文化素质偏低,台湾当时的经济水平相当落后,一般皇帝如果去哪的话,日子肯定不舒服。另外一点重要的原因就是但是晋军进攻速度相当迅猛,吴国还没反应过来就达到都城了。

笨~!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