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为什么只有是孔子曰,其它的老子,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8:13:33

孔子一生不立文字,仅以言传身教,厚德载物。

他的弟子为了使老师的谨言德行得以传扬,便把各自的读书笔记跟日记都贡献出来,选择出一些经典的关于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编册成书,以供后世弟子研习,所以书中描述孔子所说时便有了这些弟子间对老师的“昵称”——子曰。而《论语》中描述其它弟子言行时,则采用这个弟子的名子。比如“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后来大众在引用《论语》中的经典时便直接读出“子曰:……”,于是说到“子曰”,大家就明白这句话是出自孔子,别人是在引用《论语》中的经典。

而其它诸子百家多为自立书籍传册,自己脑中所想的事物自然不用讲明这是“我说的”了。

这是历史原因,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让数家学说就此失传,汉朝又以儒家为尊(基本上封建王都这样),其它学说就此没落,经过两千多年已形成历史惯例,这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其他原因我暂时无法获知,请原谅

子,不是一种算得上敬称之类的称谓么,没有特定是孔子吧

因为诸子中孔子算是最早的人之一了 而其它晚于他的人为了与他区别 才有“孙子曰”“子墨子曰”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