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中《简贴僧巧骗皇甫妻》鉴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6:43:28
重点说局骗在小说中的作用

话说韩寒办杂志,开出让人“狂喜”的“天价”稿酬,一时间,无数落魄写手奔走相告,只消几天工夫,就已收到上万篇投稿。

韩寒的杂志稿费“诱人”,是因为它封面推荐的原创文章可以给到每千字2000元,普通稿件也有每千字1000元,这两种在其他任何行业都算不上高回报的稿费标准,竟然已经是行业标准的10至20倍。照此推算,普通报刊的平均稿酬只有每千字50元至100元。

抛开稿酬的购买力不谈,单以写稿的劳神程度来看,普通报刊给出的微薄稿费甚至不足以构成写稿写成脑残的精神补偿。不信请看:除了文思泉涌的写作天才,大多数人“码字”都颇费苦功,饱受灵感枯竭之苦,字斟句酌之累。好不容易锤炼成篇,将之推销给报刊时,还要不停遭受编辑的白眼和有时并不高明的“指点”。当然这些都在忍耐范围之内,对于许多有迫切发稿需求的作者而言,刊发是第一要务,不计其余。报刊当然也乐得节省本就不多的稿费支出,以控制运营成本,指望它们主动提高稿费简直是天方夜谭,更谈不上将运营所得与写作梯队利益均沾。

过去“百无一用是书生”,现在则成了“最不值钱是文字”,更为诡异的是,在对稿酬普遍偏低的集体抱怨中,写手们依然竞相批发贱卖着手中的文字,发表观点的欲望远大于对经济回报的期待。毕竟,媒体资源有限,版面有限,务必保证自己的投稿把其他良莠不齐、多如过江之鲫的稿子撞得头破血流。先是稿费不要了,然后堆积笑容请编辑吃个饭,更有甚者,舍出恩惠若干……

有此大批量的谦虚谨慎、主动放低姿态、“舍小利求大义”的作者,十几年如一日的稿酬节约传统自然难以颠覆,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每千字1000元的稿费也能成为“天价”稿酬。

■淡出歌坛已久的郑智化6月要来京开演唱会了,虽然演唱会上将有新作问世,但《水手》、《星星点灯》等必唱选项,还有“重回年轻时代”的命题,已然奠定了该演唱会旧调重弹的主旋律。

新偶像频繁更替的当今歌坛,老郑偏离焦点久矣。适时“重回年轻时代”,不仅是郑智化本人发向昔日光辉岁月的邀约,也意在唤起曾有过水手梦想和星星点灯热望的人们,陪他一起回溯过往。

几年前,郑智化有过类似的尝试。2005年12月,北展剧场,郑智化为喜好怀旧的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