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论文{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改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8:19:49
谢谢
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如何改善?

建议到中国期刊网上找一找http://www.cnki.net/index.htm

布尔认为,国际社会只是现代国际政治中起作用的3个基本要素之一,在世界政治舞台上,除了国际社会这个要素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另外两个相竞争的要素,即战争的要素以及跨国团结或冲突的要素。因此,“把国际社会看做国际政治中惟一的或支配性的要素,从这样的视角来解释国际事件,肯定是错误的做法”。“国际社会的要素无疑是真实存在的,但战争状态和跨国团结与冲突也是客观的事实,过于强调第一个要素,或者否定第二和第三个要素,都是错误的。” [14]这种方法论立场抓住了在国际舞台上同时起作用的不同要素的特点,特别是无政府国际体系、有规则管理的国际社会和跨国的世界社会。从这种方法论观点出发,布尔认为没有必要使国际体系、国际社会和世界社会这3种要素具体化,因为它们形成了一个更大和更为复杂的现实的一部分。当突出与国际社会相关的特征时,绝不能忽略与国际体系联系在一起的无政府特征和在世界社会中起作用的跨国力量的重要性。尽管在强度上会有所不同,但这3种要素都是同时存在的。布尔只是出于方法论的便利才对描述国际关系的重要要素进行人为划分。[15]可见,英国学派是把方法论的考虑置于国际体系、国际社会和世界社会这些要素之上。出于这种方法论的考虑,英国学派才把国际体系、国际社会和世界社会置于不同的分析层次上。在他们看来,国际体系和国际社会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形式,在国际体系中,各国在互动时并不一定需要认识到自己是体系的成员;但在国际社会中,各国必须意识到它们有某种共同身份,也就是说,国际社会假定各国领导人之间存在一个主体间的协定。由于国际社会和国际体系的本体论假定不同,所以对它们的分析必须采取不同的方法论。国家间互动能够通过外部观察得到描述,因此国际体系可以采用实证主义方法进行分析;而形成对国际社会的理解则需要研究者跨越时空差异、深入别人的内心精神世界才能实现,因此国际社会必须采取诠释学的方法才能进行分析。[16]

总之,英国学派的方法一直具有多元主义的特点。这种方法论立场为他们在本体论上探讨范围广泛的研究议题奠定了基础,使他们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