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鲁迅的《孔乙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5:01:44
缩写一下,不要再用原文中的小伙计的人称来叙述,换一个。。。

要是只提取其情节线,《孔乙己》的故事梗概,用几句话即可说明:一个穷困潦倒的下层知识分子,嗜酒却只能跟普通劳动群众在一起喝。他迂腐又不失天真,曾给人们带来欢乐。但后来他因偷书被打断腿,不得不用手“走”来买酒,此后便不知所终,看来是在那样的社会挤压、那样的观念毒害下,无声无息地死去了。
这样表述也可交代清楚其人其事,但能使读者看到什么具体形象的东西呢?
而之所以能够如此概括出来,归根到底还在我们实际所看到的,乃是一系列独特新颖的生活细节———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这些具体形象的描写,小者只一个词、一句形容,大者如一折戏、一组镜头,便勾勒出了“和别处不同”的环境、“惟一的”人物特征,便活画出了孔乙己的喜剧性格、悲剧命运。
两个动词对比,付酒钱时的“排”与“摸”;两幅肖像变化,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到“用手走路”;“青白脸色”转为“黑而且瘦”:既嘲讽孔乙己在“短衣帮”前的自命清高且自鸣得意,又哀叹他被生活淹没仍死要面子却无力挣扎。
在这些细节中,贯穿中心的环节,是酒。孔乙己因酒亮相,以酒退场,仅用嗜酒如命,就概括了一个人物悲惨的一生。笼罩总体的氛围,是笑。“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记得”。正是他一再使“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直到最后,他仍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