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止观的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8:31:07
有修止观的没有?一呼一吸中间的短暂停顿谓之“息”,实则我感觉这时候杂念相对最少,有解释说这时候肺内没有空气,是不是要把气完全吐尽?再者,观心,观的是随尘而动的妄心,而本心未动,这时候如果念佛,是感觉有念佛的正念,但是还有随缘流转的妄心,彼此没有完全分开,各位师兄,汝意云何?????

前面的讲的很好,什么是止呢?就是停,就是不起分别。如果在修习数息观还在分别是真心还是妄心、是杂念还是正念、是否要吐完就已经是妄心了啊。

修习数息观时的呼与吸都以自然为主,不要可以改变。过于急促身体会出现燥热不安、过于缓慢身体会昏沉或头晕。所以要不急不缓力求自然,等久修纯熟了自然会缓慢而绵长,如果入定以后身体各个器官的运转都会达到最缓慢的状态了。

至于止功纯熟了就可以进入观的阶段,观的阶段也有次第。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治方法,如天台讲的五停心观、华严的法界观、净土的弥陀接引或十方法界观、中观的因缘观等等。等到观行时是借妄修真,之前的话一定要于教理生起正见并作决定解。否则麻烦就大了。呵呵呵呵呵
建议多看几遍童蒙止观,再看释禅波罗蜜。再于中观和唯识的基本教理牢牢把握。
阿弥陀佛

是不是要把气完全吐尽?修止观还要想那么多干嘛?不多余吗?想什么都是多余,什么都不要去想。
观心的时候还念佛?那还能观心吗?观心只要观就是了,觉知本心动与不动,一直觉知它,如果这时念佛,必然分心。
望参考。

网上学人法安!

基本上、一般人在观心的时候、如果稍有定力者、

便会观察到意识觉知心的见分、如浪花、飘动、奔腾不已、

这就是意识的自证分、观察自己正于妄想中而运作、

而这时候也会反观自己正在存在于妄想中、但是却不同于见分那样奔腾不已、

这就是意识的证自证分、师兄误认的本心、其实就是意识的证自证分、

其实还是意识觉知心的变相、不是本心、本心离开觉照与观察、无觉观故、

而且本心与六尘、乃至于法尘不相应、所以经中才说诸入不会故、不住是菩提等等、

念佛的正念也是如此、意根起作意去缘于佛菩萨的法尘、意识于想佛的法尘上起了别、觉知、这时候名为正念、其实也离不开意识的见分运作、

而感觉、证实到正在念佛的过程、运作、就是意识觉知心的自证分、乃至感觉到自己处于念佛的状态、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念佛、就是意识的证自证分了、也都离不开意识的功能体性、

而意识属于缘生法、依于意根与法尘而出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