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篇文言文的 中心思想 主旨 写作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4:40:43
<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

问老师去(或朋友)!!

1.“嗜学”一词为下文作者肯吃苦去学习做了铺垫
2.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肯吃苦、好学、以学习为乐。
3.加冠指古代男子20岁成年.
4.类似的词有 弱冠

鱼: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义”比生命重要,人应该保持“本心”,舍生取义

生:列举6个事例说明只有通过艰苦的磨砺,才能成就大业,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砺的益处,进而提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曹:本文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故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第一段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分析取胜原因作伏笔;第三段论述取胜的原因,突出曹刿善于抓住战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术思想。全文叙事清楚,详略得当,人物对话准确生动,要言不烦,是《左传》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1.欲:喜爱
2. 熊掌:熊的前掌,熊掌比鱼更珍贵、味道更美。古人认为珍贵的食品。
3.兼:同时
4.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指的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5.患:祸患,灾难。
6. 辟:同“避”,躲避。
7. 如使:如果,假使,下文“使”同义。
8.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在这里指代办法。
9.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0.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的人不用。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1. 非独:不单,不仅。
12. 勿丧:不丢掉。
13.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14. 豆: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
15. 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
16. 蹴cù:用脚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