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插柳不叫春知道” 如何立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6:14:25

默默奉献,做好事不留名

可以写散文,或者有关做好事不留名。 例文:
插柳不让春知道
——写给春分
拈几瓣翠绿,几瓣鹅黄,几瓣粉红,几瓣浅紫,调配成眼帘中让人垂涎欲滴的欲望,吮吸左岸咖啡般撩人心扉的浓香,醉倒在比巴黎文化更加风情万种的千姿百态中浮想联翩,不知醒来。

三月,在桃花璀璨,绿柳折腰,雨润如梭,阳光娴熟的热烈中,把春天推上舞台。

于是,五颜六色涨得人眼无暇顾及,患了色盲。

三月的幸运花——毋忘我,此时,一枝独秀。

在伊甸园的亚当,为所有的花儿命名后,对着一朵小花说:“我怎会忽略这么美丽可爱的小花,你就叫毋忘我吧。”从此以后,你代表希望与美丽,长盛不衰。

我,脆弱,不甘倒伏,在冷暖交加的变换中,长着,渐渐地长着,葱茏了一地赞叹,腐蚀绿波荡漾的土地,于荒芜中,缤纷了季节的枯竭。

心,开始复苏。

折几段嫩柳,伴着唐朝《宫渡柳歌》中娓娓道来的“远客折杨柳,依依两含情……明年柳枝黄,问君还家否?”的委婉曲调,走在明代朱炖《杨柳枝》的“春来折尽更逢春,旧折长条又复新。惟有行人相送别,今年不是去年人”的哀伤感叹中,虚度空寂的灵魂。

农谚云:插柳不让春知道。

名诗曰: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插柳的人尽管有几分冷酷无情,虽没抱多大希望而为之,柳却落地、生根成荫,以旺盛的翠绿来回报插柳者那淡淡的情感。花比柳娇,柳比花贱,因此娇花难养,贱柳易活,这犹如远大的理想难于实现,而贴近现实的目标更容易到达一样。

古时折柳送客数唐朝最甚。当时灞水两岸垂柳依依,“灞柳风雪”曾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长安人送客,必至灞水折柳而别。

唐末诗人罗隐诗云:灞岸晴来送客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由此可见,当时折柳送客盛况空前。

送别亲朋好友,本就依依难别,倍觉伤感。既然折柳送客成为风俗,成为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