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歌的高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3:20:26
陕北,歌的高原

我喜爱欣赏陕北民歌。那委婉的《绣荷包》,那缠绵的《走西口》,那含情脉脉的《蓝花花》,那意趣盎然的《三十里铺》,常把我的情思牵往那质朴而佼美的高原。

在萦绕于沟壑山谷间的黄土小路上,毛驴儿驾着车子前行着。驴铃叮当,车儿悠悠,赶车人轻甩着红缨缨鞭子,扯嗓子唱起了《脚夫调》。于是,歌声和辙印、蹄迹,便撒在那弯弯小径上了。

山峁上,站着个牧羊少年。他倚着羊铲,俯瞰着山坡上浮动的羊群,又抬眼望见秋空中的大雁,驮着白云从头顶飞过,便顺口唱出一曲《信天游》来,要让大雁捎上高原的歌,寄到远方去。

雨天,雪天,庄稼人不上地了,或是在傍晚,秋夜,土窑脑畔上炊烟袅袅。那些婆姨、女子们聚在了一起,纳鞋底、挑花,嘻笑一阵,就你一句我一句地唱起《对花》。或者,一个人儿在土坑上、窑窗下,织布,纺线,缝补衣裳,轻轻地哼起了《盼五更》、《送大哥》。她们用歌儿,寄托着心底的爱恋和对生活的信念。

而在黄河滩上,听到的则是船工们雄浑的《船夫曲》。歌手们有着黝黑发亮的脸和纵横深邃的皱纹,有着健壮魁梧的身板,在与激流恶浪搏击着,呐喊着。那高亢的船工号子,溶在了波涛里,撞击在河岸上,回环在群山和峭壁之间,是怎样的磅礴、壮美!这里有如公园荡舟的愉快,更多的是带有饱满的劳动情绪。

在山沟里,可以听到粗壮的《打夯歌》。这劳动的歌声,更有着与劳动相适应的节奏特点。四个人持着一个木桩或石硪,领头人掌握着方向、速度和力度。一呼众合,号子声声,木桩或石硪上下飞动,其节奏铿锵有力。歌声,在集中着、组织着力量,调整着情绪的变化。而这歌声,本身又是人民在劳动中所创造的。其节奏的音型,是自然的,和谐的,其情感是朴素而真挚的。内容又是在不断翻新,而充满时代的鲜活气息。

到了正月扭秧歌的红火日子里,在日常生活中脍炙人口的,更多的便是那些优美、隽永的传统情歌。这纯朴、诙谐又幽雅的情歌,是昨天、前天的高原儿女们,用爱的心,蘸着蜜糖和苦汁作就的。有如新女婿赶脚去到定边一带驮盐了一走便是许久,少妇孤守空闺,难免伤感,坐在织布机上,便边飞梭织布,边唱出了内心的情思:“脚踏踩杆手搬扣,我与哥哥没盛够”。还有如那“羊羔上树吃柳梢,拿上个死命和你交。鸡蛋壳壳

(第1段)写作者喜爱欣赏陕北民歌。 (第2—8段)写各种人在不同场合所唱的陕北民歌。(第9段)写陕北民歌是我国民间音乐艺术的宝库。

黄河的具体资料: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 无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 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