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政治哲学部分的主观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8:11:10
有些材料的末尾明明说的是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答案里有的要点在材料中几乎没体现?比如一则材料说的是中国与各国携手共同抵御经济危机.而答案里有一个要点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后面的解释是2008年上半年我国的经济形势较好,下半年就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材料里只说了中国领导人参加了某国际会议,发表了宣言,制定了一些措施,就没提2008年我国具体的经济形势.
请哪位高手帮忙解释一下 ,"分析上述材料 "时,像这种材料里根本就没说的事.........也能作为一个答案要点吗?可设问明明说的是上述材料.如果能这样外延,那不是所有的原理都能扯上边吗?

政治问道国家政府应该怎么做时 就三点 1我国的国家性质 2国家职能 3国家机关(民主集中制了什么的) 问道党为什么这样做是 就是 1党性质 2党宗旨 3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 4三个代表 5.。。。 民族去年刚考过今年不会考 问道各国之间的 例如金融危机 各国为什么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1国家职能 2国家性质 3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国)4和平发展是当今的主题 5联合国的宗旨 6国家之间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利益的矛盾是冲突的根源 7国家的义务

哲学部分
第一块无重点。你临考前稍看些。看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马克思哲学的内容。
第二块是唯物论。只要记住三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主要是规律的两性:普遍性和客观性。
第三块是认识论。主要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四块是辨证法。主要是联系的三性: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第五块是历史论。主要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判断标准;实现价值的途径。

经济学部分
1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极大推动生产力发展.
3教育能如何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源于它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是归于这个基本矛盾).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社会生产方式都应该用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5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实行改革开放.
6实行城乡经济一体化,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配套服务水平,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城镇化水平,保障农民收入,保障社保实施
7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最重要的一招,分析出题老师的意图和得分点.比如一道16分的大题,分为2问,那么可能第1问是8分,第2问是8分;如果分为3问,可能第一问是4分,第2问和第3问都是6分.这具体要看问题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