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的生老病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0:36:39
夏天有蚊子 那么冬天呢? 他们上哪去了?死了吗?怎么又繁殖的??

基本都已死亡!
死前会把卵产在水中,卵外面有膜保护,所以能度过冬天

蚊子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部分,一般卵1-2天,幼虫期5-7天,蛹2-3天,成虫羽化至吸血产卵3-7天,整个世代1-2周左右。
蚊子寿命与其种类相关,有的种以卵越冬,有的种以幼虫越冬,有的种则以成虫越冬,因此成虫寿命自然不一样。
一般而言,能活1-4周吧,长的能活数月,如果环境适宜。当然要排除被拍死或杀蚊剂喷死的情况

蚊子的寿命,在自然条件下雄蚊交配后约活7-10天,但在实验室可活到1至2个月;雌蚊至少可活1至2个月,在实验室最多可活到四个月。
所以冬天蚊子基本都已死亡!

他们临死前会把卵产在水中,乱外面有卵膜保护,所以能度过冬天,等来年时再孵化

蚊子跟一般的昆虫一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身体和脚皆细长。大小随种类不同,不过大部分小于15mm。体重约为2-2.5mg。只有一对翅膀(双翅目的特征),另一对特化为平衡杆。飞行速度约为每小时1.5到2.5公里,一般蚊子飞行时每秒翅膀震动594次左右;这样的振动,使我们在蚊子飞行时会听到“嗡嗡”的声音。口器为刺吸式,特化成细长的喙,大部分种类雌蚊的口器都适和刺吸血液。蚊体表覆盖形状及颜色不同的鳞片,使蚊体呈不同的颜色。这是鉴别蚊类的重要依据之一。翅脉上也有鳞片,翅后缘有缘鳞。多为夜行性动物。
蚊科昆虫均为完全变态,包括四个发育时期:卵、幼虫、蛹及成虫
大多数的雌蚊都是吸血维生,所以它们的口器特化为细长的喙,以便刺穿动物的皮肤。跟其他吸血昆虫的针状(像注射针筒)口器不同,雌蚊口器上布满了锯齿状的突出。和注射针头平滑的表面相比,锯齿状的口器和皮肤组织接触的面积较小,这减少了对于神经的刺激,所以产生的疼痛感大大降低。蚊子吸血时,会反覆的穿刺皮肤,借这个动作来寻找最适合的穿刺位置(以微血管密度决定)。接著,将口针刺入皮肤。口针可直接刺入微血管,或利用口器的游移划破微血管,形成血池后再吸血。
雌蚊借由特殊的感应器来寻找它们的猎物。雌蚊对二氧化碳、热及汗水非常敏感,所以它们能在一定的距离内寻找恒温的哺乳类和鸟叮咬。有些人似乎比其他人更容易吸引蚊子叮咬,研究显示蚊子的叮咬似乎大约符合负二项式分布(或称巴斯卡分布、嵌纹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