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如何教化影响别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0:01:16
身边的亲友对待信佛的:
有的认为是“迷信”;
或说我什么都不信,闭着眼胡乱过日子;
还有的说佛教太深奥了,不是我们平常人能弄懂的。
如何影响身边有以上3种观点的朋友,改变对佛教的误解,令生正见?

首先要自己做出个样子来,让别人看到你修佛得到的成就,当他们佩服你时,才能听从你的劝导,如果他们没看到你的成就,你说什么他们都不会就受的,这就是言教不如身教。

佛教主要强调的是轮回。
佛教的轮回观其实就是对时间的逃避,把生命的时间解释为前世、现世、来世的轮回实际上就是无时间,或者说有意扼杀人的时间感。这种时间观固然可以造就一种心理平衡,一种对死亡的超脱态度,但是这种平衡和超脱是以付出全部现世的生命为代价的。这实际太愚蠢了。
对时间的无动于衷实际上是对生命本身的淡漠。既然现世的苦难既有前世的因缘,又有来世的摆脱,那么人便不必挣扎,逆来顺受就是了。
我觉得如果没有时间意识,那么没有时间意识就没有生命意识。因为生命意识往往表现为现世的高度重视,对时间流逝的抗争。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他出生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是释迦部落的王子。他29岁时开始修行,创立了佛教的教义。后来传入亚洲其他地区,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在《增一阿含》经的序品中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用一句话来说,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它的经典有许多,自古以来,大家最重视的佛经是<<华严经>>,称为经中之王。

这年头~会讲没有用~大家都睁著眼在看你的表现如何...
把亲友照顾好~您要弘法就容易了...
祝您法喜充满!

我说您听听
佛教常说慈悲二字,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应先悲后慈,勿要在他人欢乐的时候强求他念以求心中优越。天下太平时,您闭着眼胡乱过日子未尝不可。
最后,佛不是为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