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解说“夏”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4:32:25
类似说文解字,请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夏的词义
《王力古汉语字典》:1、古代汉族自称为“夏”。2、大。3、朝代名,即夏后氏。4、国号。5、五族所建王国。6、四季的第二季。7、通“檟”。〔同源字〕夏,厦。
二、夏字本义
有三种说法:
(一)“中国人”说。
1、《说文解字》:夏,中国之人也。从夊,从页,从臼。臼,两手;夊,两足也。
2、《说文解字系传》:象有威仪,文饰僃具,行纾迟也。会意。
3、《说文解字注》:以别於北方狄、东北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也。夏引伸之义为大也。
4、《汉字形义演释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甲骨文、金文均未见单独的“夏”,只有偏旁“夏”。甲骨文和金文像昂首挺胸、威武活泼、四肢健壮敏捷而刻画细致生动的人形。“夏”的本义指中国人。由“中国人”引申指“中原地区”,后引申泛指“中国”。(笔者注:该字典认为,“夏天”之义也是从“中国人”引申而来,但未解释原因。)
(二)“大”说
《说文通训定声》:按: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又按:此字本谊当训大也,万物宽假之时也。从页、臼、夊,象人当暑燕居,手足表露之形,於六书为指事。
(三)“假”说
《释名疏证补》:夏,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毕沅曰:“假”当作“叚”,吉下反。假之言至,音工白反。今经典皆通用无别矣。尚书大传曰:“夏者假也,吁荼万物而养之外也。”(笔者注:1、训“假”与前文训“大”,结论相通,但训诂过程不同,训“假”从字音来,训“大”从字形来,故分列两条。2、除训“中国人”、“大”、“假”外,古书还有其它解释,有的未注明本义,有的不具代表性,故不一一列出。)
三、笔者观点
1、夏字本义为“夏天”。2、因夏天万物生长繁茂、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引申为“宏大、博大”,并包含泽被万物的“大德”之意。3、为体现“泱泱大国”之富庶和恩德,被用作国名、地区名、民族名,如:华夏。4、在许慎作出望文生义的解释之前,“夏”从未指代“中国人”,不曾有过“我是一个夏”之类用法。
理由:(一)甲骨文、金文的夏,象人形,四肢张开状,五指也是张开的,表酷热难当。(二)季节为人类最早认识,并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而产生语言表述需要。而民族观、地域观、以及“宽假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