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词条《渔夫》里没有屈原的原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4:12:33
在百度里搜索《渔夫》,有很多人的版本,却没有屈原的,这是怎么回事???

你在百度搜“《渔夫》 屈原” 就找到了……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655318.html?si=1

是渔父啦大哥

屈原的渔父,并不是渔夫。http://baike.baidu.com/view/139858.htm
【古诗】
《渔父》
(唐)李中
偶向芦花深处行,
溪光山色晚来晴。
渔家开户相迎接,
稚子争窥犬吠声。
[编辑本段]【古诗译文】
我向芦花深处走去,群山掩映着潺潺溪水,在夕阳中显出明艳的美景。
打鱼人家打开房门出来迎接我的到来,小孩子偷偷的看我,狗也在一旁叫个不停。
我的头发和胡须都已经花白,穿着一件白色的布袍,笑着提着一条红鲤鱼来换乡村里的酒喝。
渔人殷勤的留我住下,明月高照之下,打渔船也归来了。
[编辑本段]【古诗点评】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清新动人的水乡风俗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渔家生活的恬静闲宜,令人陶醉。
前两句写诗人寻访:一个偶然的日子里,朝着芦花丛中行去,但见波光粼粼,山色青青,好一派晚晴秋色!着一“偶”字,可见并非常来,而是忽然发现这宜人之处,就更显其风光优美了。用一“深”字,大有一种曲径通幽、诱人前往的情趣,其芦花飘飞、芦叶瑟瑟之景跃人眼帘。“行”字令人浮想联翩,诗人也许是乘着一叶扁舟而来的吧,或是独自闲步信走?不管怎样,总是一路观赏、一路欢愉,雅情逸致溢于言表,从中亦可想见渔人生活之诱人。后两句写渔家迎客:诗人的行踪,惊动了渔村里的狗,它叫了起来。于是村舍里的大人急忙打开门户,迎接远来的客人,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看个究竟。诗人先写“开户”,再言“犬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