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下之有知,其次亲而誉之,再次畏之最次悔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7:11:09
亲那为朋友帮我解释标题的意思 谢谢。。

原文]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其贵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⑤。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急!!! 孔子 :"生而之知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的含义 生而知之才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兽而学之,又其次也。困兽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其争。 “太上有立得,其次有立功......此之谓不朽”这句话的意思? 词语填空:( )而有之 何者?上下之分也。 ‘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帮忙标上标点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意思 孙子曰:……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人人得而亲之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