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场上如何处理攻城士兵尸体(在双方僵持的情况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1:25:25
古代战争,在战场上,特别是攻城战,大量的士兵或被弓箭射死,或被石头砸死,或在登云梯时云梯被推倒摔死,如果久攻不下,攻城部队的阵亡人数是惊人的,城下有那么多尸体,如果不及时处理尸体,尸体一旦严重腐败对攻防双方将士的身体健康都没好处,如果进攻防处理尸体,守城方会怕进攻方乘机夺城,防守方是肯定不会开城门去处理敌方尸体的,如果尸体得不到处理,双方就看着这些尸体变成白骨吗,古代的围城攻坚战攻两三个月不稀奇啊,有的城的粮草储备甚至可以用半年以上

这也是潜规则
首先攻城结束后 由防守方先去回收士兵尸体 击杀或俘虏未死重伤敌方军人 他们不会派出很多人 而且不会开大城门 如果敌方反攻的话 那么尸体也只能烂在那里 谁都别想拿回去了
然后由进攻方 再由回收士兵尸体
和两国相争不斩来使一样
不过进攻方回收人员的人数一定不会很多 因为如果可以给对方造成重大伤害的话 什么潜规则都没用了
而且双方回收尸体人员 一定是老弱病残 不会是正规军队
守城方面让敌军回收尸体1是自古存在的规则 2是尊重对方 3 是不愿意激怒对方 试想如果某人父亲被杀了 儿子本来已经两眼通红要报仇了 尸体在拿不回来 被烈日暴晒 不能收尸 就更加导致他的敌意
4 而且尸体长时间暴晒 也容易传播疾病 没人愿意自己家门口摆一个死人吧? 哪怕是被你杀死的仇人
(只有特别将领才有资格 尸体挂在城楼上)

你可以看看电影《天国王朝》,上面就有战场尸体的处理。攻城方将阵亡士兵的尸体掩埋,而守城方则采取了火化的方式。
古代人打仗,每天到了黄昏的时候,战场双方都会派出专门的士兵,不携带武器,去搬用己方阵亡者的尸体。这时候,双方一般是不予攻击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量尸体堆积会同时损害交战双方的士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防止疾病的缘故。
即使在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上,中日双方的军队仍然在遵守这一交战规则。

让其进化为僵尸,一定概率攻击敌人。另外的就是攻击自己人了……随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