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调水、调沙是怎么会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3:00:13
最近看报道:黄河进行调水、调沙,这是怎样运作的?起什么作用?另外,这个“调”念tiaó还是念diaò?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它会从黄土高原带走16亿吨的黄沙,但其中有4亿吨泥沙不会流入大海,而在水库和下游河道中沉积下来,下游河床由此以平均每年10厘米的速度抬升。“调水调沙”就是通过调控水库泄水,把淤积在黄河河道和水库中的泥沙尽量多地送入大海,冲刷河床,减缓泥沙的淤积。

  然而“调水调沙”并非简单地“用水冲沙”,它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既要把水库中的沙子带出来,又不能使这些沙子长途跋涉时在下游河道里形成新的淤积,同时要最大限度地节约宝贵的黄河水资源,还得避免对下游堤岸产生破坏,这就要求对水沙调节的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所以“调水调沙”关键就在一个“调”字上,一是“调”河水的流量,另一个是“调”水中的含沙量,甚至包括泥沙颗粒的粗细。有人就把进行“调水调沙”的科研人员比做“调酒师”,黄河干流和支流水库中的水就是原料,而这些水的含沙量是不同的。调酒师们会根据变化,决定要往黄河中放入含沙多的浑水还是含沙少的清水,什么时候放以及放多少。这就要通过开启水库不同的孔洞,使下泄流量达到一定的水沙比例来实现,当符合下游河道的输沙规律时,这些泥沙就会被送入大海。

  通俗地讲,调水调沙就是借助自然的力量,依靠大型水库的人工调节,由小浪底水库“制造”一个含沙量小于20千克每立方米、流量约在26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持续10天以上通过花园口水文站,创造一种能够冲刷下游河床泥沙的“人造洪峰”,输沙入海。

  调水调沙是实现治黄手段转折的标志性工程,其目的是在水库实时调度中形成合理的水沙过程,有利于下游河道减淤甚至全线冲刷,并通过原形观测分析,检验调水调沙调空指标的合理性,及时总结提高,进一步优化水库调空指标,以利长期开展以防洪减淤为中心的调水调沙运用。同时,利用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减缓黄河下游河道淤积,逐步探讨四库联合调度的运用方式,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稳定黄河的现行河道,实现河床不抬高的目标。

  黄河的主要症结在于泥沙,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在黄河下游强烈堆积,使河床以年平均0.1米的速度淤积抬高,成为地上悬河,一般下游河床高出地面3~5米,个别地段达到10米。在历史上,黄河下游决口频繁,造成严重灾害,与逐年抬高的“地上悬河”有很大关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