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与点石成金的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9 19:07:28
点石成金的故事 :一个神仙为了感谢一个人,当着这个人的面用手指把许多石头变成了金子,可是那个人好象不满意,仙人问他想要什么?那人说想要他那个点石成金的手指头!我想那个人一定懂的得到一条鱼不如得到钓鱼的方法这个道理!怎么在这里却成了贪婪的典范了?

一、出自《老子》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二、一个人特别贫穷,一生虔诚地供奉吕祖,吕祖就是吕洞宾,是道教的先祖。吕洞宾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一天忽然从天上降到他家,看见他家十分贫穷,不禁怜悯他,于是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他庭院中一块厚重的石头。立刻,变化成了金光闪闪的黄金,说:“你想要他吗?” 那个人拜了两次(拜了拜)回答道:“不想要。”吕洞宾非常高兴,说:“你如果能这样,没有私心,可以传授给你成仙的真道。” 那个人说:“不是这样的,我想要你的那根手指头。” 吕洞宾忽然不见了。

这虽然看似相悖,其实不然。前者是说学习的知识,侧重点在自身的修养。而后者是钱财,侧重点在那个贫困人的贪心。
或许你会说这本来是相对的,但是我想说世间本来所有事物都是相对的,这也一样。有些东西不能直接套用。而我们在对待这些事物的时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就比如果《道德经》中说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看起来确实很有道理,但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却根本不实用,如果真的“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的话,社会还怎么进步,人们还怎么安逸的生活呢?
以上也仅仅只是我自己的见解。

因为这是不劳而获。

因为要金子是不劳而获啊,而钓鱼是劳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