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1:28:02
如题,要快,要详细
尼罗河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地影响

世界第一长河。自南向北流贯非洲东北部,注入地中海。白、青尼罗河两大支流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附近汇合后,始称尼罗河。以白尼罗河源流卡盖拉河(见彩图非洲白尼罗河河源地区)的最上源头算起,全长6671公里。干、支流流经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扎伊尔、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埃及,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 287.5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大陆面积的9.7%。入海年平均流量230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约725亿立方米。
苏丹尼穆莱至源头为上游段,长1716公里。其中源流段卡盖拉河长792公里,它的上源是卢卡拉拉河和卢维伦扎河。前者发源于卢旺达西部高地(南纬2°17′,东经29°21′),海拔2000米,为最上源头;后者发源于布隆迪中南部高地,海拔2120米。两河在卢、布国界东侧汇合后始称卡盖拉河,蜿蜒向北,至乌干达边境,折向东流,河面展宽,注入维多利亚湖。湖水从北端流出,经基奥加湖向西流,称维多利亚尼罗河,注入艾伯特湖(蒙博托湖)。出该湖后称艾伯特尼罗河,北流至苏丹边境的尼穆莱。上游段具热带湿润地区山地河流特征,水量丰富,有湖泊调节,季节变化小;多急流、瀑布,富水力资源。
从尼穆莱至喀土穆为中游段,在苏丹境内,长1930公里,称白尼罗河。其中马拉卡尔以上又称杰贝勒河,流经广阔的苏丹冲积平原(见彩图尼罗河泛滥平原),地势平坦,比降微缓,仅1/139000。因地面沼泽密布,水生植物丛集壅塞,导致河道在此分汊漫流,水量因蒸发耗失大半。在马拉卡尔附近有较大支流索巴特河汇入,补充了水量,河面展宽,沿途形成深厚冲积土层。在喀土穆附近,青尼罗河自东南汇入,两股水流颜色迥异,涡流急旋,水量大增。白、青尼罗河汇合处的年平均流量,分别为 890立方米/秒和1650立方米/秒。青尼罗河源自埃塞俄比亚高原西北部海拔1830米的塔纳湖。从该湖南端流出后,河谷深切,比降达1/1160,水流湍急。入苏丹境内后,流贯于平原地区,河曲发育,水量较大,是尼罗河干流水量的主要供给者。但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一般7~9月为洪水期,4~5月为枯水期,洪水期流量相当于枯水期的60倍;该河历史上最大流量达109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仅50立方米/秒,相差近200倍。干流的水文状况主要决定于青尼罗河洪水期来临的迟早和水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