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 有什么资料 ????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8:08:05
辽道宗耶律洪基曾写诗表达了后悔自己生在蛮夷之国和“来世做中国(宋)人”的愿望。与之类似的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朝鲜国王王颛也写诗表达了类似的愿望。
我是说其中具体的史实是什么? 比如这个“类似的愿望”具体指什么?

清张江裁《燕京访古录》云:“西便门内西北一里,菜园井台后,有颓残佛殿三楹,内有一台,上座一佛,……背后镌阴文篆书银佛铭曰:‘白银千两,铸二佛像。威武庄严,慈心法相。保我辽国,万世永享。开泰寺铸银佛,愿后世生中国。耶律鸿基虔心银铸。’共四十四字。考此地当是大辽开泰寺也。”[34]此事亦见于宋人记载:“今虏主鸿基……尝以白金数百两铸两佛像,铭其背曰:‘愿后世生中国。’”[35]耶律鸿基即辽道宗,在《辽史》卷二○《兴宗纪》中有这样一条记载:重熙二十三年(1054年)十月癸丑,“以开泰寺铸银佛像,曲赦在京囚”。这显然就是指辽道宗耶律鸿基所铸的那两座银佛,在铸此像时,道宗尚未即位。

这个大概是出处了。。。。

不过意思大概也不是楼主说的那样。
古汉语里中国多是一个地理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尚未形成)
这里的意思应该是说要统一中原。
也可以看做随着契丹汉化的加深,其对自身由夷到华心理认同的转变。

至于说朝鲜国王。。额,好吧。。。这个时间应该是王氏高丽。。。
作为一个一直以学习中华文明自豪的半岛小国,想做中国人是当然之事。

上面都有突出皇帝写诗手法,因为宋朝经济发达,文化产业空前繁荣,特别是诗词方面尤其突出,如柳永,苏轼的歌词新作一出不久外国人也争相传诵

说明了当时的中国经济文化发达,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于周边国家较高。

这里体现出了,当时少数名族希望向汉族靠拢,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实实在在的中国人,而不是蛮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