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上的冲、凌、掩、合各是什么意思?清朝的顶戴花翎都代表什么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4:05:01

先要解释一下黄道,黄道是太阳在一年中在天球上投影的集合。黄经沿着黄道计算,以春分点为零度自西向东计算,分为360度,24时。
还有一点,楼主这几个词除了掩和合的被掩/被合对象之外,其他一定是太阳系内的天体。

冲——天体的黄经和太阳的黄经相差180度。
此时观测该天体最亮,也整夜可见,是一年中观测这个天体的大好时间,但是只有在地球轨道之外的行星才叫冲,比如今天就是木星冲日。

凌——在地球轨道内的天体在地球上观测投影在太阳的圆面上。
在行星之中,只有水星凌日,金星凌日,最近的一次凌日是在2012年6月6日金星凌日,如果错过这次,要看到金星凌日,先祝楼主长命百岁。

掩——距离地球比较近的天体遮住了距离地球比较远的天体。
这就比较多了,比如月掩土星,小行星掩星。很多。

合——两个天体的黄经相等。
比如土星合月,木星合金星。这个也比较常见,每一个月(恒星月)月亮就几乎会合每一个天体合一次。

清朝顶戴花翎
清代改冠制,替以礼帽。礼帽分二种,一为暖帽,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帽纬、帽子最高处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有红、蓝、白、金。

按清礼仪,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二为凉帽,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上缀红缨顶珠。

清朝的礼帽,在顶珠下有翎管,质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为鹖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随意不戴,如有违反则严行参处;一般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仍可按其本任品级穿朝服,而被罚拔去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

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贵;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蓝翎是与花翎性质相同的一种冠饰,,又称为“染蓝翎”,以染成兰色的鹖鸟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