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甚麽说历朝历代均以弱亡,独汉以强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5:32:22

谁说的?
秦朝不是强大才灭亡的?
隋朝不也是么?
你说的这个汉朝仅仅是西汉,东汉的不是。
简单的说,西汉末年全国有将近6000万人口,而当时的生产力并不是十分发达,没有更多的粮食能够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
当时没有玉米红薯等耐旱作物。农具和生产方式也比较落后。
西汉王朝基本没有外患(像匈奴什么的基本都打趴下了),内部相对安定,当时又没有计划生育一说,这样就不断的生育...人口不停的增加,终于形成日益严重的负担。
国家强大到负担不起的地步,呵呵呵,你看着吧,美国也会的,他们指责我们中国怎么怎么样,一旦他本国的人口增加到国内无法承受的地步...呵呵呵,国家再怎么样强大也没有用。安顿数以亿计人口的生活,何其大的一个课题。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八•后汉•恒帝纪•第九条:
  “汉之末造,必亡之势也,而兵疆天下。张奂、皇甫规、段颎皆奋起自命为虎臣,北虏、西羌斩馘至百万级,穷山搜谷,殄灭几无遗种,疆莫尚矣。乃以习于战而人有愤盈之志,不数十年,矢石交集于中原,其几先动于此乎!
  桓,灵之世,士大夫而欲有为,不能也。君必不可匡者也;朝廷之法纪,必不可正者也;郡县之贪虐,必不可问者也。士大夫而欲有为,唯拥兵以戮力于边徼;其次则驱芟盗贼于中原;名以振,功以不可掩,人情以归往,闇(àn)主权阉抑资之以安居而肆志。故虽或忌之,或谮之,而终不能陷之于重辟。于是天下知唯此为功名之径而祸之所及者鲜也,士大夫乐习之,凡民亦竞尚之,于是而盗日起,兵日兴,究且瓜分鼎峙,以成乎袁、曹、孙、刘之世。故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
  夫羌、虏之于汉末,其害已浅矣,驱之迫之,蹙而杀之,而生类几绝。非以纾边疆之急,拯生民之危,扶社稷于不倾,而薙艾之若此其酷。人长乐杀之气,无虏可杀而自相为杀。自相杀,则自相敝矣;自相敝,则仅存之丑类,徐起而乘之;故垂百年,三国兵息,而五胡之祸起。佳兵不祥,遂举旷古以来富强卓立之中夏趋于弱,而日畏犬羊之噬搏。汉末之强,强之婪尾而姑一快焉者,论世者之所深悲也。”

  今天要分析兴亡,首先要明白古代中国的兴亡是指朝代,而朝代是家族的代名词。在顾炎武提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口号之前,皇室宗族暨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