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微生物生态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8:18:58
为什么说土壤是人类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如何从中筛选所需要的菌种?以纤维素为例

“土壤是微生物大本营”这句话听着熟悉吧。任何一本微生物的书,无论是普通微生物还是土壤微生物,在绪论那章都会很好的解释你问的第一个问题。太长,就不给你打了,自己总结吧。主要还是回答土壤及其相关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对于你的另2个问题,我去翻了毕业论文,给你复制过来。因为做的是纤维素的真菌发酵,所以采用的方法是针对真菌。如果需要细菌的你要另查。

2.1.1 菌株分离筛选
初筛采用平板筛选法,选用玉米秸秆粉固体培养基、羧甲基纤维素培养基(CMCNa)和滤纸培养基。每天用游标卡尺对所有平皿中分解菌菌落生长半径进行测量,挑选出生长快且菌丝茂盛的菌株。摇瓶复筛采用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液体培养基,从而筛选出对纤维素分解能力强的降解菌株。

2.1.2 孢子悬液的制备
将菌种接种于PDA活化培养基上,在28±1℃培养4-6d(表面长出一层绿色孢子)后使用或4℃下保存备用。用生理盐水从新长成的斜面洗下孢子,以磁力搅拌器搅拌20min,打散孢子后显微镜计数,并调解孢子浓度至(1.00±0.05)×107个/ml。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

3.3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酶活力的大小往往与实际测定所采用的测定方法、底物来源、催化反应条件等因素有关,采用不同的方法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目前纤维素酶活测定,仍出现酶活单位和方法不统一等问题。有人直接采用蒸馏水作对照,有些直接以酶液不加底物作空白,本研究选用的对照溶液是失活后的酶液、底物、DNS等共热的反应物。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绝大部分生活在土壤的表层
我给你一个思路哦,像这样的筛选首先要限制条件,如果要筛选可以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不妨试下把基本培养基中的碳源(一般是寡糖)换成纤维素(而且是单一碳源),这样培养的时候不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就无法生长。

一楼正解。

另外补充下:
筛选菌株第一步是取材,比如你要分离降解纤维素的菌,那么应该从纤维素含量丰富的土壤取材,像落叶层下的腐殖质。
然后就是限制条件进行选择性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