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鉴赏一下这两首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2:34:26
1、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先贤泉下自岑寂,
游客碑前笑语哗。
唯有青松真肃穆,
静听细雨湿黄花。
2、麓湖春晓
麓湖秀色几回闻,
古木阴中曲径深。
四面云上入眼底,
一枝露滴一湖春。
PS:没水平乱写的别来,复制党也别来,因为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写的,名不见经传,所以你找不到东西复制的。
其实,我觉得啊。这两首诗都很烂,一眼就看懂,也没什么高深雅兴之处。第一首表面看似悲古伤今,感叹游人不敬仰先贤烈士。但除此之外并无什么志向,写诗的人自然也难以脱俗,说到底还是打油诗一首。第二首呢,首先说下 他不是广州人-_-`` 而且其中化用范仲淹的诗句用的也不是很好,颔联和颈联并没有特殊关系,其实诗背后也是空的。 这是他出给我们研究性学习期末结题的题目,二选一,鉴赏,还要500字,我实在写不足500字,又不敢批斗,所以才来百度求救。(哭) 这老师变态的啊, 连打印的字体 字体大小和行距都给你规定好了 昏的很 麻烦一楼的朋友能不能选一首 写足500字诗评 感激不尽啊

本诗匠心独运,通过描写烈士墓环境的肃穆与游人们的喧哗,形成了一组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当前人们素质的担忧与对喧哗游人的不满。

先贤泉下自岑寂,诗中的第一句说明了本诗写作的地点与环境,作者怀着对烈士的敬仰的心情前往烈士墓,为烈士扫墓,体现了作者对为新中国成立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的钦佩,也体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也让人们仿佛身临其境,与作者共同感受到这种心情,使人耳目一新。

游客碑前笑语哗,笑语哗与前句中的自岑寂三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如此庄严神圣的烈士墓前,游人们没有表现出丝毫对烈士的尊重,反而大声喧哗,打扰了烈士的安眠,让人感受到了强烈的不满与对游人的素质的低下的谴责,烈士墓是一个肃穆庄严的圣地,任何人在这里都应该保持一种肃静,而不应该如此的表现,让人看到此景后不禁对祖国明天的担忧与对人们素质问题的探讨。

唯有青松真肃穆,静听细雨湿黄花。这两句深度刻画了挺立的青松与黄花,突出了青松高贵的品质与作者对此由衷的赞美之情,只有青松才能安静的肃穆的陪伴在长眠的烈士身边,也从侧面对比出游人们的喧哗,青松是烈士墓前必然存在的事物,只有青松才能永远安静肃穆的陪伴在烈士的身边,作者对青松的耸立感到欣慰,作者也以此来希望人们能向青松一样,在烈士墓前保持肃静的心态,一同瞻仰烈士,而不应该打扰烈士们的长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