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县大宋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8:15:53
位于蠡县大宋村里好像是一座明朝公主的坟墓..现已被人挖空

大宋台位于蠡县城西南博蠡公路南侧,距大宋村东南50米处。1976年经保定专家勘察确定为东汉时期单体墓。墓封土高11米,圆型,占地面积3782平方米。

   元至元年,在台顶建“清凉寺”一座,正殿座北朝南,东西厢房数间,山门朝南。据明《县志》载,万历,正德年间对“清凉寺”均有修缮,清代“清凉寺”破损,至1937年,将“寺”拆除建“岗楼”。成为日伪军之“居所”。1945年,县城解放,民众奋而将“岗楼”拆除。今台顶仅存明青石质残石碑一通。上面镌刻着当时捐资修缮“清凉寺”的事迹和人名。

   据传,此墓为东汉一公主名“丹珠”,因朝中战乱逃到大宋一带死亡葬于此处,名曰“丹珠墓”。究竟墓内葬是何人?早年是否被盗?谁也不知。不过有“寺”时期,香火兴盛,台上楼阁寺庙,盛极一时,晨钟暮鼓伴随着朗朗的诵经声,道是一所游览的好去处。

  古人王荔登台有诗云:

碧天凉雨小春时,残菊疏篱压故枝,雁抵衡阳随暖翼,水凝河北赵寒澌。

忆谁同上清凉寺,老我重游大宋陂,回首含情增感慨,百年健兴独心知。

  今人又诗曰:

大宋村有大宋台,寻迹造访凭吊来。清风明月当相似,琼楼玉阁安在哉?

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下文公布,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宋台传说

   在蠡县城西南五里地,有个大土疙瘩,叫大宋台。传说大宋台上有个寺院。寺院中住着两个和尚,一老一少。一天清早,老和尚起来后去打扫门前的小道,发现小道旁有一些画不象画、字不象字的印子,便把它扫去了。刚刚清扫完,走来一位虎背熊腰、南方打扮的中年人。他往地上看了看,问道:“地上那些东西你扫了吗?”老和尚“嗯”了一声。那人一跺脚,“哎呀!”了一声说:“那是我布下的天罗地网,要逮昨晚钻进寺院的一只玄狐,你这一扫把它给放跑了。”中年人摇摇头甩了甩手走了。

再说那玄狐逃出寺院,又修炼了几十年,便回来报恩了。它讨梦给老和尚说:“明天你到一个地方去,那儿有真经,得到了它就能成仙。”老和尚起初并不相信,但接连几天都做了同样的梦。于是对小和尚说:“徒儿啊,我要去取真经啦,不知啥时才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