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为什么要确定年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1:40:39
还有庙号什么的都是用来做什么的?这些又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年号是历代帝王纪年的名号,也是时代的标志。“纪元”亦称建元,是纪录年度之始。西汉以前,一个皇帝无论时间长短,都是既不改元,又无年号,一元到底概称XX帝的XX年。王号纪年比年号纪年方便一些。彼时,承袭王位者,也只采用王号纪年,不建年号,封建帝王们出于政治的需要,便逐渐改变了纪年的方式。我国历史上正式改元是从汉武帝开始。正式建立“年号”作为制度传袭下来,则在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年号实行后,每一位新皇帝登基都要重建“年号”,即称为改元,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为止。辛亥革命后,所用的民国岁次和袁世凯的“洪宪”仍留有年号的遗迹。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追尊的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自汉代开始,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

当然用来记年咯

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是藩属、臣服的标志之一。一个年号可能与这个在位皇帝的行为、爱好、重大事件等有关。
中国年号的使用情况非常复杂。同一时期并存的政权,往往各有年号。还有的政权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也有政权自己不建年号,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权的年号。
庙号是一任皇帝死后,后一代皇帝为他取的,往往在名字中扼要的介绍了他一生的功绩或者他生前所具备的种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