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样板戏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1:28:08
对于文革中受到肯定的样板戏依然时不时出现在舞台上,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言简意赅!谢谢!

样板戏,民族戏曲中的精华!在艺术上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京剧改革中最成功之作!

欣赏艺术要抛开政治上的狭隘偏见。艺术就是艺术。。反映的是那个时代!而不是探讨谁对谁错。。。
--------------------------------------------------

之后的三十年在京剧创新上可以说是青黄不接,为什么?
---光在那里讨论政治上的对错了。

没问题,因为有观众存在,不要因为其在文革受肯定而全盘反对!
现在社会是多元化

为什么样板戏至今仍然受欢迎?

--“样板戏”PK“传统京剧”

一、“样板戏”音乐的板式在节奏、节拍、速度上的表现层次更为丰富,扩大其张力,又新创了一系列传统京剧音乐板式体系中所没有的板式。这些新的板式既大大丰富了传统京剧唱腔在节拍、节奏、速度上的表现功能,同时却又都保持了传统京剧唱腔的风格本色。

传统京剧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构成板式体系的板式总共不到20种,而在十余年的京剧现代戏创演中就增加了10多种,那末就不难看到它们在京剧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了。

二、唱词句式结构的“多元化”。由于传统京剧唱腔的唱词多为半文言文,半白话文,唱词也绝大多数为规整的七字句、十字句,而样板戏的唱词在采用白话文的前提下,格式不拘一格,既有七字句、十字句格式的,也不乏自由诗体的长短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其戏剧性表情功能。

三、“样板戏”赋予京剧音乐鲜明的人物个性和时代特征。传统京剧音乐,从唱腔、过门到伴奏,在人物个性的总体表现上往往更多地带有类型化的特点,个性并不鲜明,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更遑论时代特征了。“样板戏”吸取了西方歌剧音乐中一般运用人物主题或主导动机音乐的有益经验,史无前例地在京剧音乐中创用了个性化的人物主调,并在具体人物唱腔的设计中作了充分考虑。与传统京剧的音乐几乎毫无与剧情相应的时代特征而言,“样板戏”音乐十分强调与剧情所反映的时代相吻合,并一般均由全剧的音乐主题而加以集中体现。

四、丰富了乐队的伴奏功能。 传统京剧的乐队主要是用以唱腔伴奏和特定场合的曲牌演奏(通称“文场”),主要是“三大件”(即京胡、京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