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下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路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4:31:04
一般认为人类文化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以此我基础谈一下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路径
急急 速度啊

中国近代化运动可分为三个阶段:

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学习西方科技为核心的物质文明阶段。中国近代化限于“器物”层面。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核心内容是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同时又促进了文化和军事领域近代化的起步。在它的诱导下,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⑴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学习西方技术

背景: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一些爱国的思想家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作用: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作了思想准备

⑵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代表人物:

内容: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性质:封建自强运动

失败原因:由于洋务运动以维护清王朝统治为目的,决定了其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为标志而告终。

评价: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主要是政治制度的变革阶段。由“器物”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不仅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更要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使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

⑴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背景:《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主张:通过变法维新,发展资本主义,使国家富强,挽救民族危亡

代表人物:

经过:“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创办报刊,组织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发展);百日维新(高潮);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失败)

内容 :

作用:戊戌变法不仅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还是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