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精通律诗格律高手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2:14:14
请问我写的这首《端午怨》在平仄上那里不对?算不算格律诗?请详细解说平仄的规定是怎样的?谢谢!如下:
潇潇雨又龙舟日,
扰忆童年水上嬉。
浪鼓逐舟两岸舞,
韶光逝尽潇湘知。
经年少近亲人怨,
滚滚红尘功不之。
自入鹏城为异客,
蹉跎岁月仍独离。
各位老师问好!我这首刚做了些修改:
端午怨(新韵)
潇潇雨又龙舟日,
扰忆童年水上嬉。
浪鼓逐舟江岸舞,
韶光逝尽潇湘惜。
经年少近亲人怨,
滚滚红尘功却离。
自入鹏城为异客,
蹉跎岁月是何期?
请问在新韵上是不是律诗?请老师们指点一下谢谢了!

七律的核心平仄规律来源于五律,一般后面五个字是平平仄仄平,或者仄仄平平仄,开始两字就根据后五字来,第三字平的,前两字仄,即仄仄平平仄仄平,反之亦然,了解了这个规律后看你的诗。

首先你不应该认为第三四声就是仄声,第一二声就是平声,看你的诗很明显是这样认为的。你在平仄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有不对之处。不能完全按照规律来。比如第三句“两岸舞”,三个仄声就是不规范的,用了坳句,所以第四句需要你救,但你“潇湘知”没有就回来,这就失粘了。具体要说你把邮箱给我我好好和你说。

严格来说七言律诗有平起和仄起,平仄不一样的。具体可以去百度百科查查七言律诗。而且颔联颈联要对仗。

你这一首的平仄,如果按照平水韵,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
仄仄平平仄仄平 。
仄仄仄平仄仄仄 ,
平平仄仄平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 ,
仄仄平平平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 ,
平平仄仄平仄平 。

平仄还是较为合格的。但是如“浪鼓逐舟两岸舞,仄仄仄平仄仄仄 ”和“韶光逝尽潇湘知。平平仄仄平平平 。”应该说是犯了忌。前面七个字里只有一个平声,且后三字都是仄声,这叫做“三仄尾”,在律诗里是小忌;后一句后三字都是平声,则犯了大忌,叫做“三平调”,这一般是不允许出现的。需要修改。另外颔联颈联要对仗。对仗可宽可严,但是是一定要的,否则就不像律诗了。

不过从整首诗来看,还是写得很不错,颇有抑扬顿挫,梗概浑厚之气。而且可看出,作者不是以一种纯粹拟古的心态来写东西,而是以自己的感情出发,来写诗。诗言志,诗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即便再合规格,不是从自己的情感出发,就不是好的。所以我个人是比较认同这首诗歌的。如果能够对仗、在格律上略作修改,将会是很不错的诗歌。不过也无须为了讲求对仗而刻意修改。与其改变自己的意思,不如保留现在这首的情志,另按格律对仗写一首好了。

你很有潜力,我支持你!

个人感觉诗首先是言志,抒情的。因为凑字凑韵而忽略内容那就本末倒置了。李白的古风无率,读来一样气势宏大流传千古,而前清那些酸秀才处处拿韵律做尺子,做出来的诗不过几百年大部分已经被人遗忘了。再者,古人之所以用格律和平仄是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