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学生有偷窃等不良品行,作为教师应如何对其进行心理教育与心理干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2:36:36

一是看学生的年龄,二是看学生的行为目的。

给学生自尊是最重要的!

首先要找出 不良行为的理由。

对于年级较低的孩子来说,通常是出于羡慕想占为己有。这个时候就简单讲道理即可,不要过去严厉的批评,小孩子有逆反心理。

如果年级较大,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共同找出原因。作为教师要表现出真诚和信任,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我不会专业术语,楼主如果是考试我就无能为力了。

试着追溯其偷窃的原因,是经济状况还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更多关注。再进行引导教育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这是做好老师的前提。面对学生的原则问题,不能听之任之,必须要解决。但要注意方法,要有耐心。要多用侧面、启发的方式,讲清利害关系,直至他(她)真正醒悟,能从内心感激您。同时,还应该进行家访,和家长取得密切联系。仅供参考。

让他学会换位思考,想像自己被偷的感觉!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找个不是理由的理由把他喜欢的物品没收,先让他等几天。然后某天单独把他找到办公室(最好只有你一个人),问他想不想要。在把这件事和他的盗窃联系起来,告诉他强行占有别人的物品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