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个成语(除“釜底抽薪”与“百炼成钢”),解释其化学原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7:38:49
除了釜底抽薪,百炼成钢之外

炉火纯青

成语“炉火纯青”,原指古时候炼丹家炼丹成功时的火候。语见清代曾朴《孽海花》:“到了现在,可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兄弟们各显身手的时候。”现意比喻学问或技艺的功力达到纯熟、完美的境地。
人们很早就知道从燃烧火焰的颜色变化来观察温度的变化,炉火温度在500℃以下呈暗黑色,升700℃时,火焰变为紫红色,也就是俗称的“炉火通红”,再上升到800~900℃后,火焰由红变黄,1200℃时,火焰发亮,逐渐变白,继续升到接近3000℃后,呈白热化,相当于灯泡钨丝发亮的温度,如果超过3000℃,火焰由白转蓝,这就是“炉火纯青”了,也是燃烧温度的最高阶段。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出于蓝”这个成语是说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语出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青,是指靛青,即靛蓝;蓝是指蓝草——可以用于制做靛蓝染料的数种植物的统称,如菘蓝、蓼蓝、木蓝等。他的原意是指靛青染料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植物的颜色一般都是绿色的,那是由于含有叶绿素的缘故,各类蓝草也不例外。而靛青的颜色却并不是叶绿素构成、而是由两分子吲哚酚缩合成为的深蓝色的靛蓝分子。因此,“青(靛青)”的颜色自然要比“蓝(蓝草的自然绿色)”要深得多。这就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道理。

釜底抽薪:减少可燃物来减小火势。

杯水车薪

燃烧的原理,灭火的原理

成语中有关燃烧的知识

1、刀耕火耨 古人在播种前放火烧去野草,用余灰肥田。燃烧后的草木灰含钾5-12%、钙5-25%、磷0.5-3.5%,它是一种高效肥料,还可降低土壤酸性,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肥料。

2、火树银花 火树就是指焰火,俗称烟花。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装有类似火药的发射药剂,上部装填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剂及发色剂,发色剂内含各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它们在燃烧时显示各种各样的颜色,化学上称之为焰色反应。

3、炉火纯青 人们很早就知道根据燃烧火焰的颜色判断温度的变化:炉火温度在1200℃时,火焰发亮,逐渐变白;继续升到接近3000